欢迎来到东方医疗器械网! 医疗器械分类
百科
品牌
数据库
臭氧空气消毒简介
发布日期:2017-02-07 | 浏览次数:

1840年,德国科学家舒贝因(Schonbein)向慕尼黑科学院提交的报告里宣布发现了臭氧。他依据电解与火花放电实验产生的气味与雷电之后空气中的腥臭气味相同,判定这种气味是由一种新物质产生的,并对此新物质命名为“Ozone”——臭氧。
    臭氧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化学式为O3,活泼性强,易分解,易溶于水,在常温下为淡蓝色、具有独特的腥臭味的气体,其密度是空气的1.6倍,在空气中易于沉降扩散。在酸性介质中,其还原电位仅次于氟,是氯的600倍,为已知最强的氧化剂之一。臭氧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雷雨过后的空气有一种“清新”的感觉便是因为雷雨作用于空气产生臭氧。
    由于臭氧的强氧化性和广谱性,因而具有消毒、杀菌、除臭、防霉、保鲜等功能。臭氧在其消毒杀菌过程结束后具有自解还原成氧气,不产生任何残留和二次污染的特性,因而被称为“绿色环保元素”,实属当今人类最理想的消毒杀菌方式之一,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化工、石油、纺织、食品及香料、制药等各个领域。
    臭氧消毒的原理:臭氧的灭菌机制类属于生物化学氧化反应。臭氧极不稳定,分解时释放出自由基态氧[1]:O3O2+[O]自由基态氧[O]具有强氧化能力,可以穿透细胞壁,氧化分解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须的葡萄糖氧化酶;也可以直接与细菌、病毒发生作用,破坏其细胞器和核糖核酸,分解DNA、RNA、蛋白质、脂质类和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使细菌的物质代谢生长和繁殖过程遭到破坏;还可以渗透细胞膜组织,侵入细胞膜内作用于外膜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促进细胞的溶解死亡,并且将死亡菌体内的遗传基因、寄生菌种、寄生病毒粒子、噬菌体、支原体及热原(细菌病毒代谢产物、内毒素)等溶解变性灭亡。
    臭氧的产生方法臭氧的产生可采用电晕放电法、电解与紫外线法。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电解法和电晕放电法,紫外线法应用较少。
    1 电解法国外多利用电解法产生臭氧,该法创始于1840年。其原理是用低压直流电电解水,使特制的阳极界面氧化产生臭氧。电解法在阳极析出臭氧,阴极析出氢气。该发生器可产生较高浓度臭氧,且产物中无有害氮氧化物,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内已有研制和生产。
    2 电晕放电法
    利用交变高压电场使含氧气体产生电晕放电,(电晕现象是高压导线周围的发光现象,是由带电导线周围的空气受电场的影响而变成导电体引起的)电晕中的自由高能电子离解氧气分子,氧原子经三体碰撞又聚合成O3,如下式[1]。其方法是先将氧气或空气经干燥等预处理,再使之进入放电室电离。该法只能得到含有臭氧的混合气体,不能得到纯的臭氧,设备费用高,且可产生有毒的氮氧化合物。
    3 紫外线法
    波长短于200 nm的紫外线能使空气中的氧分子电离,产生臭氧。高臭氧紫外线灯即是利用紫外线产生臭氧,通过紫外线和臭氧的协同作用以杀菌。这种方式所产生的臭氧量较低。


文章推荐

找产品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