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方医疗器械网!
注射器的注射途径有哪些?
发布日期:2014-04-24 | 浏览次数:
        也许大家并不明白注射途径,但是注射肯定在生活中碰到过的。一般生病 了都会去吃药打针,而打针就是注射,就是讲药液通过注射器输送到人体 里。那么,东方医疗器械网带您一一去了解注射的途径。
  1.皮内注射
  皮内注射用量小,多为0.01ml,常用于各种过敏试验(包括破伤风类毒素 、抗生素等药物、血清等的过敏试验)、预防接种(如卡介苗等)以及局 部麻醉,因真皮组织较密,神经末梢多,麻醉药吸收慢,故局麻起始的先 作皮内注射局部呈现桔皮样血疹后,再皮下注射,以减少疼痛。一般皮内 试验选择前臂掌侧,但卡介苗接种于左上臂三角肌中部皮内。
  2.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为将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由于皮下组织疏松、神经、血管、淋巴 液丰富,药物易吸收,但注射时有疼痛感。故常用于疫苗和菌苗预防接种 、局部麻醉以及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通常选择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 肩胛下缘或腹部(狂犬病疫苗)、大腿外侧等。一般针头刺入1.5~2cm,回 抽无回血即可将药液推入。有刺激性的药物如去甲肾肾腺素等,不宜皮下 注射。对少数心功能不全或重度脱水的病人,也可采用皮下输液,以长针 头刺入大腿内侧皮下,连接输液器将液体缓缓滴入,吸收也比较满意。
  3.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又称肌内注射。使用十分广泛,可用以推入各种有刺激性的药 物(如青霉素、磺胺、维生素、酶制剂、生物碱制剂、血液、破伤风抗毒 素等)。肌肉血管尤其丰富,药物注入可迅速吸收,一般用量5~10ml。 注射部位多用三角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等。一般进针 2.5~3cm 。臀大肌使用最多,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一侧划一水 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上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方1/4处为注射部位 。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若肌肉放松 ,进针、拔针迅速,推药缓慢,则一般药物肌肉注射均无痛苦。若注射部 位远离神经、血管,推药前回抽无回血,则肌肉注射比较安全。或静脉点 滴时,不能进行皮下时,偶可采用肌内点滴,但肌肉组织紧密,药液不能 快速注入且肌肉血管多,不安全。
  4.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为用注射器将药液于20~30分钟内缓慢注入静脉。常用于急重病 人,以求迅速发挥疗效。一般剂量超过10ml,有刺激性,要求迅速起作用 的药物,动物血清制品(如破伤风抗毒素)可作静脉注射,注射部位多为 正中静脉(肘部),大隐静脉(大腿内侧),颈静脉及头皮静脉(多用于 儿童)等(图 2)。宜选用较直较粗、不滑动、易固定的静脉,需长期静 脉注射者应选用小血管(手背、足背、浅静脉)。又可往静脉内注入造影 剂,如泛影葡胺、优维显等以进行胆囊造影、肾盂造影、脊髓静脉造影, 脑数字成影等。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可通过静脉注入声学造影剂(如过氧化 氢-碳酸氢钠-醋酸混合液),使血内含微小气泡,以产生对比效果。静 脉注射对无菌技术要求较严格。注射用的溶液必须为透明的水溶液,不会 致热原,渗透后不能低于血液。静脉注射常见的意外有针头刺入角度太直 、或用力过猛而将血管刺穿;或针尖刺入血管部分过少,止血带松开时, 针尖脱出,药液注入皮下;则局部疼痛膨起。
  5.体腔内注射
  体腔内注射用注射器将药物注入各体腔进行治疗。常用的有脑室内注射, 鞘内注射,胸膜腔内注射,人工气胸、气腹治疗肺结核、腹腔内注射,关 节腔内注射等。
  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医疗耗材的相关信息,请登录东方医疗器械网,同时 到我们的注射器专栏进行了解,我们会为您做出更详细全面的器械相关问 题解答,东方医疗器械网是第一家拥有全行业器械数据分析能力的网站、 是第一家专业医疗器械质量评测中心。
文章推荐
找产品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