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20-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B2-20150023 Copyright ©南京瑞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3-2025 qxw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期的神经发育性障碍,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
目前孤独症尚无特效药物可以根治,主要采用以教育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式.
早期筛查
发育监测:通过定期的儿童保健检查,观察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发育里程碑是否达到,如语言、社交、运动等方面的发展。一般在儿童 18 个月、24 个月等关键时间点,医生会使用标准化的发育筛查工具,如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等,对儿童的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适应能力和社交行为进行初步评估,查看是否存在发育迟缓或异常的迹象。
诊断评估
详细的行为观察:
医生或专业评估人员在自然情境或特定的观察环境中,直接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包括孩子的眼神交流、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对他人的关注程度、与他人的互动方式、兴趣爱好以及重复刻板行为等。例如,观察孩子是否很少与他人进行眼神对视,是否对他人的呼唤没有反应,是否喜欢独自玩耍而不参与集体活动,是否有反复拍手、摇晃身体等刻板行为。
标准化评估工具:
使用一些专业的标准化评估工具对孩子进行全面评估,如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ADOS)和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ADI - R)。ADOS 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游戏和互动任务,观察孩子在社交沟通、语言交流、重复刻板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并根据标准化的评分系统进行打分。ADI - R 则是通过对家长或主要照顾者进行访谈,详细了解孩子的发育历史、行为表现等信息,从多个维度评估孩子是否符合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医学检查:
为了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医学检查。包括身体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听力测试、基因检测、脑部影像学检查(如 MRI)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排除因身体疾病、听力障碍、基因突变等原因引起的发育问题,从而更准确地诊断孤独症。
一、AIT疗法的治疗作用
改善听觉过敏或迟钝:
缓解对特定声音(如高频噪音、突发声响)的过度敏感或恐惧;增强对语言、音乐等有意义声音的感知能力。
促进语言与沟通发展:
通过优化听觉输入,帮助患儿更清晰地接收语言信息,提升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减少因听觉不适导致的交流回避行为。
调节情绪与行为:
降低因听觉刺激引发的焦虑、烦躁或多动行为;提升对环境声音的适应性,减少感官过载。
辅助其他功能改善:
增强注意力(因听觉干扰减少);为社交互动、课堂学习等提供更稳定的听觉基础。
二、AIT疗法的操作方式
1. 训练前准备:
评估听觉敏感度:通过行为观察或听力测试,确定患儿对声音的频率、强度反应阈值。
设备调试:使用专业设备(如AIT音频仪)过滤或调整声音频率,通常保留人声频段(500-4000Hz),弱化敏感频段(如高频或低频)。环境设置:在安静房间中进行,避免外界干扰。
2. 训练过程佩戴耳机:患儿通过耳机聆听经过过滤的音乐或白噪音,音量控制在舒适水平(通常低于70分贝)。
3.AIT的训练疗程:
每天听训两次,上、下午各1次(两次间需相隔3h小时以上)。
每次听训30min (听1个音乐),20次为1疗程(听20个不同的音乐)。
训练过程要仔细记录孩子反应情况,训练后(1疗程) 须进行问卷调查,评定孩子行为表现情况。治疗3个月后再作一次行为及感觉统合失调评定及智商测试
4.注意事项:
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每天上下午各一次,10天为一疗程(也可以中间休息1~2天),若有发热或其他急性病需暂停治疗。
如果身体疲倦或发热(37.5度以上)可以停1-2天,如果间隔时间超过3天,要重新开始训练。
患儿会出现烦躁不安、兴奋、失眠等症状,不用紧张,听统结束后会慢慢恢复正常
儿童如果比较兴奋不能静坐半小时或不佩戴耳机,事先应予以相应的训练和治疗。
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尽可能进行纯音听力测查,以便根据听力图来调节选择所需过滤的音频。(如有些病人难以配合做听力图的测试,可根据家长反映酌情况予以过滤或不过滤)
训练中需引导病人保持安静,佩戴好大小合适的耳机,专心聆听;不能说话、看书、吃东西、玩玩具或打瞌睡
三、疗效与研究支持
1.短期效果:约60%-70%的患儿在疗程后表现出听觉敏感度降低、语言反应改善、情绪稳定等变化。
2.长期效果:部分患儿需重复疗程(间隔6个月以上),且需结合其他干预(如言语治疗、行为干预)巩固效果。
AIT疗法主要用于改善孤独症儿童的听觉异常问题,通过科学过滤声音输入,帮助患儿更适应环境听觉刺激。其核心优势在于非侵入性、安全性较高,但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并配合综合康复计划(如ABA、感知觉训练等)。建议在专业康复机构或医生指导下进行。
一、经典研究案例
AIT联合ABA的对照研究(2021年)
对象:84例2-5岁孤独症儿童,试验组接受AIT+ABA,对照组仅ABA。
结果:试验组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ABC)及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ATEC)评分中改善更显著,尤其语言能力提升突出。
方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ABA+结构化教学)和对照组,结果显示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5.83%,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更低35。
启示:综合干预模式(如AIT+ABA+结构化教学)可能通过多维度刺激提升疗效。
禁忌症:癫痫未控制、严重听力损伤患儿禁用AIT1。
家庭参与:训练期间需减少环境噪音干扰,家长可记录行为变化以优化方案。
二、文献来源
核心综述:农丽丹(2020)《听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曹娟等(2021)《AIT联合ABA对孤独症的疗效》;
综合干预案例:刘晓娟等(2024)《ABA联合结构化教学的应用》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