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20-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B2-20150023 Copyright ©南京瑞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3-2025 qxw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
隔物灸治疗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一、使用方法
准备阶段:确认包装无破损,打开包装,取出隔物灸仪。
贴敷操作:撕去隔离膜,按照传统隔物灸疗法贴于患处或相关穴位。
温度控制:根据每个穴位的感觉调节灸头输出温度,以不起泡为原则。
时间控制:每次施灸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糖尿病患者初次灸疗时从40度左右开始。
结束处理:施灸结束后,应停留几分钟再将灸头拿开,避免风寒邪气入侵。
二、注意事项
禁忌人群:孕妇、婴幼儿、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者等特殊人群禁灸。
皮肤反应:施灸后可能出现祛风除寒、代谢痰湿、排火热邪毒、与睡眠有关的反应等排病反应,无需担心,只要坚持灸疗即可。
过敏处理:贴敷后无热感,如有过敏等不适,应停止敷贴。
烫伤预防:防止烫伤,操作过程中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
局部情况:局部溃破或出血者不宜进行隔物灸。
保暖与休息:施灸后要注意保暖和休息,避免受风和过度劳累。
消毒处理:在进行隔物灸之前,需要对隔物灸器和穴位进行消毒处理,可以使用消毒酒精和消毒棉球进行消毒。
特殊体质:体弱患者、过敏体质者、糖尿病患者等应谨慎使用或遵医嘱。
操作规范:操作时需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确保安全和疗效。
三、常见问题解答
灼伤处理:若操作过程中不慎灼伤皮肤,应进行消毒处理,避免感染。
晕灸处理:对于体弱患者,灸治时艾炷不宜过大,刺激量不可过强,以防晕灸。
施灸量控制:施灸切勿过量、时间过长,避免局部出现水疱和烫伤。
洗澡与饮食:隔物灸当天不宜洗澡,以免受寒;灸疗期间不能过饱或饥饿,也不能饮酒。
隔物灸是一种有效的中医外治法,通过在艾炷与皮肤之间衬垫药物进行施灸,达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等治疗效果。在使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注意患者反应,确保安全和疗效。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