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方医疗器械网! 医疗器械分类
百科
品牌
数据库
专属代理VIP渠道
*产品名称:
我想了解:
(可多选)
  • 代理/零售价
  • 详细合作政策
  • 产品详细资料
  • 希望得到样品
*我的渠道:
(可多选)
  • 医院临床
  • 第三终端
  • 连锁药店
  • 卫生院
  • 社区门诊
  • 美容院
  • 养生馆/中医馆
  • 电商/直播
  • 其他零售
您的称呼:
*手机号码:
数码帝国索尼面临的尴尬 被“退出中国”数次
发布日期:2014-10-21 | 浏览次数:

    分析人士认为,索尼将曾经与之品牌画等号的电视机业务分拆,意图在于将其在财务上独立核算,寻找一个好的买家。

  日前,有消息称由于业务越来越不景气,索尼计划从中国市场撤退。对此,索尼中国发表声明称,公司感到非常震惊和困惑,索尼在各个业务环节上均确保和增强中国作为重要增长和利润贡献市场的战略地位。

  被退出、被破产,已不是第一遭

  事实上,传言“索尼退出中国市场”已不是第一次。大约半个多月前,网传据日本媒体报道,索尼公司正在商讨大幅度缩减在华智能手机事业,预计改革策略今年 11月份就会启动。由于中国本土智能手机厂商的崛起,索尼手机难以扩大销量,也在考虑将来退出中国市场。不过南都记者并没有找到这篇报道的原文,索尼官方 也没有专门就此事有过说明。

  而在此之前,关于索尼败退的说法还有更狠的,光“申请破产”,就在国内大肆传播过两轮。

  第一次是去年8月,微博上爆出一张所谓央视报道的截图,内容称索尼电子业务申请破产。索尼官方则通过微博回应称,自己产品杠杠的、业绩强强的。后来,该“央视截图”也被证明是PS的,风波一时过去。

  第二次则在今年,当时诺基亚正式被微软收购,网上出现一篇名为“今天是诺基亚最后一天”文章。内文提到诺基亚将正式归入微软旗下,当诺基亚现任CEO 约玛·奥利拉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布同意微软收购时最后说了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说完几十名诺基亚高管不禁落泪。”

  后来,这篇文章也被确定为谣言,当时诺基亚的C E O并非奥利拉,消息出现当天也不是“最后一天”。而有意思的是,紧接着,索尼破产的消息又被抛出来。当时很多人在朋友圈里发布这则消息,配上的还是那张PS后的“央视截图”。

  频频变卖家底无力止亏

  过去一段时间,关于索尼计划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不绝于耳。10月15日,索尼对“退出中国市场”发表声明。尽管否认退出中国市场,但亏损多年的索尼已不堪重负,今年甚至将亏损额扩大至21亿美元。索尼2013年净亏损1284亿日元(约12.5亿美元),公司预测2014年最大亏损有可能扩大到2300亿日元(约21亿美元)。

  虽然索尼不愿意放弃中国市场,但市场份额逐步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家电行业观察家刘步尘认为:“索尼在中国市场的衰败与产业的大生态背景息息相关,随着中国家电品牌的崛起,索尼品牌优势逐渐丧失。索尼在中国市场有着服务不足、缺乏创新的短板。”

  纵观家电市场,来自日本、欧洲的众多外资品牌逐步退出中国家电市场,松下、索尼、西门子等三家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合计不足10%。

  在索尼现掌门人平井一夫“执政”后,让固定资产变现成业绩,成为其让索尼扭亏的主要手段。“出售大楼,关闭工厂、生产线,将业务大幅度外包,这是索尼这几年的主要工作。走出亏损泥沼需要加强核心竞争力、产品创新能力,目前看来索尼并没有在这里画等号。索尼只能选择退出某些重点市场和重要领域。”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认为。

  或淡出全球消费电子市场

  拖累索尼深陷亏损泥沼的正是昔日引以为傲的核心业务消费电子。2012年,索尼电视机业务亏损696亿日元(约6.5亿美元),连续九年亏损;手机业务亏损972亿日元(约9亿美元)。游戏机和相机业务贡献甚微,难以支撑大局。

  消费电子已然成为索尼的巨大包袱,过去十年,索尼累计亏损近80亿美元,难以翻身。此前,飞利浦决定放弃有着80年历史的消费电子业务,以1.5亿欧元(约合2.018亿美元)现金,将影音、多媒体和配件业务出售给日本船井电机,转向医疗设备和照明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索尼PC业务的出售,索尼也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分拆电视机这一历史悠久的标志性业务。今年年初,索尼决定分拆电视机业务,将其作为全资子公司来运营。索尼此举或将为其电视资产的出售埋下伏笔。

  可以说,昔日家电行业的“高富帅”明显已经风光不再。对于外界来说,人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充满创新基因的索尼,而不是靠变卖家当才能勉强维持生存的索尼

文章推荐

找产品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