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方医疗器械网! 医疗器械分类
百科
品牌
数据库
膏药的起源和发展(上)
发布日期:2018-02-05 | 浏览次数:
   膏药是祖国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五大药物剂型——丸,散,膏,丹,汤之一,一般膏药包括膏(基质)和药两个部分,膏比较简单,成分比较固定,药的部分比较复杂,因病,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膏药是将药物溶解或混合于半固体的膏药中滩涂于纸/布或兽皮等裱褙材料上,供贴服于皮肤上外用,黑膏实际上是由油脂类和氧化铅等在一定条件下制成铅硬膏,又根据医疗需要加入适当药物而成,膏药治疗是治疗外的一种,他利用药物,施于病者机体外表,借经络的通路发挥药物的痛经走路,行滞去淤,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的功能,从而达到某种治疗目的。
     膏药疗法是祖国医学中独特的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最早的医学文献先后出现在战国/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古典医学制作中,并有有关膏药制作和治疗应用的记载,在甘肃武威旱滩坡汉墓出土的东汉初期记载医学方面的简版,其中就有膏药治疗疾病的重要记载,还记载了膏药的制法,为我国膏药起源的考证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魏晋南北时期,膏药使用广泛,在(刘涓子鬼遗方)中大量记载了制法及用法。西晋的催化方中有乌膏的记载:“先空煎油三分减一,停待冷,次内黄丹,更上火缓煎,又三分减一,又停待冷,次下熏陆香一钱,不冷即恐溢沸出,煎侯香销尽,次下松脂及蜡,看膏稍稠,即以点铁物上试之,斟酌软硬适中即可”。这是黑膏药的制法,黑膏药的出现与黄丹有密切关系,远在神农本草经中虽已有黄丹记载成为铅丹,但制成黑膏药却从这个时期开始。

     唐初黑膏药已应用于临床,王熹著(外台秘要)中记载有乌膏方,孙思覒著千金翼方记载乌麻膏药,内有生乌麻油,黄丹,蜡,其制法为:内油桐器中,微火煎之,至名旦看油减一分,下黄丹,消尽,下蜡令沫消成膏。当时软膏在外治中占主要地位,黑膏药的记载较少。
     宋代医学大为兴盛,医学著作超过前代,并设有熟药署专门掌握药物制作的机构,由国家出版的太平圣惠方具有重要意义,是唐宋之间医治疾病的经验总结,膏药方剂记载很多,其中有关黑膏药的记载也有很多,如:雄黄膏,低圣膏,麝香膏等。除方剂外还详细记载了制作方法,这些膏药,药味少则七八味,多则二三十位,比隋唐时代硬膏药味多得多,制法也比较完善。从“滴在水中药不散”,“滴水中如猪”,以判断膏药是否制成,以及:悬于井底一宿出火毒,等操作。此时期限黑膏药比较完善,大量应用,以于软膏同等使用。


 

文章推荐

找产品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