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方医疗器械网!
真空采血针在儿科中的应用
发布日期:2014-12-03 | 浏览次数:
        婴幼儿由于四肢短,皮下脂肪疏松,前臂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和贵要静脉显露不明显,故静脉采集血液标本时常选用股静脉和颈外静脉等部位,其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不易被家长所接受,并且由于小儿哭闹挣扎等原因易导致穿刺失败或血肿形成。同时对存在出血性疾病和凝血功能障碍的患儿也不宜采用股静脉和颈外静脉等部位采血。而运用真空采血针,则可选择头皮和四肢小静脉采血,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真空采血针进方法同普通头皮针,呈45°快速刺入皮肤,持针稳定性好,且进针角度易于调节,针头易固定,采血后不易形成血肿及淤斑现象。而传统的方法由于受空针体积大及本身的限制,进针时常呈15°~25°,进针方向不易调整,易穿透血管下壁,致穿刺失败,且大体积的空针易使患儿产生恐惧心理,剧烈哭闹,针头不易固定,采血后易形成血肿及淤斑,从而加剧疼痛。
        真空采血针形似头皮针,硅胶管系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为基础的高聚物弹性体,质地柔软,适合进行四肢及头部等表浅、暴露小静脉的穿刺,成功率高。而且真空采血针易固定,不易从血管中脱出,保证了一次取血的成功。传统采血法,因个人操作时所用力度不同,在将血液注入试管时,易形成冲击和湍流,引起机械性的红细胞破裂,造成溶血;而采血针可充分利用真空试管的负压,血液自动流入试管,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溶血,而且血液流出缓慢,可同时摇动试管,混匀抗凝剂,防止采血时间过长发生凝血。真空采血针操作简便,容易掌握,止血方便,可避免血肿形成,且易于保暖适合温度较低情况下采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文章推荐
找产品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