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20-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B2-20150023 Copyright ©南京瑞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3-2025 qxw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
2011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形势大好,实现了“十二五”的开门红。2月7日,中国医保商会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达265.98亿美元,同比增长54.43%。出口额和进口额均创造历史最高记录,出口额为157.11亿美元,同比增长53.62%;进口额为108.87亿美元,同比增长55.62%;累计贸易顺差额达48.24亿美元,同比增49.29%。
诊疗设备出口拔头筹
从出口产品结构看,2011年,我国诊断与治疗设备、保健康复用品、一次性耗材、医用敷料和口腔设备与材料五大类产品的出口额增幅均超过40%。其中,诊断与治疗设备出口额排名第一,达67.50亿美元,占2011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总额的42.96%;医用敷料出口额虽排名第四,为24.62亿美元,但其增速达101.56%,为出口增幅最大的产品。
从具体产品看,2011年,出口额超过两亿美元的产品主要有“药棉、纱布、绷带”,“导管、插管类产品”,“注射器”,“彩色超声波诊断仪”,“血压测量仪器及器具”,“X射线断层检查仪”,“病员监护仪”,“非机械驱动残疾人用车”,“助听器”和“X线检查造影剂”。其中,“药棉、纱布、绷带”和“导管、插管类产品”出口额较高,分别为8.96亿美元和7.76亿美元。但上述具体产品的出口额增速无一超过40%,甚至有的产品出现负增长。
近年来,随着我国研发、生产和制造水平的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多样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显著提升,医疗器械出口增长迅猛。但是,一方面,国内企业主要是在中低端产品上形成了生产链条,有一定竞争力,由于出口市场竞争激烈,趋向饱和,而中低端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低、易研发生产、竞争力不强,使得企业“挣钱非常辛苦”;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尚待有效开拓。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