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方医疗器械网!
医疗器械行业是“蓝海”还是“红海”?
发布日期:2012-06-18 | 浏览次数:
近年来,国内医疗器械行业迅速发展,吸引资金持续进入。同时,行业发展的瓶颈日渐显现,转型、创新正被提上日程。医疗器械行业依然是发展潜力巨大的“蓝海”,还是已经步入竞争激烈的“红海”?其中蕴含哪些投资机遇?在近日由清科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医疗健康投融资高峰论坛上,这些问题均是医疗器械业内人士及众多投资人士关注的焦点。
在此次高峰论坛上,有观点认为,医疗器械行业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已越来越成熟,并产生一批标志性的上市公司,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似已成为“红海”。
事实上,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医疗设备和器械制造业产值年增长率在2006年达到35.99%的高峰之后,便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010年虽然在产值上创出新高,但增长率已降至20.74%的新低。
北京康复之家医疗器械连锁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柏煜对“红海”的说法表示反对。“随着中国的老龄化以及健康需求的释放,我认为家用医疗器械市场仍有四五十年的高速发展期,这样的高速发展一定会是‘蓝海’。”柏煜表示。
“美国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总体市值与制药企业整体市值非常接近,而在中国前者连后者的1/3都不到,医疗器械上市公司的规模也并不大,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时代天使董事方敏指出。
“在未来5-10年之内,我能比较有把握地判断整个医疗器械行业仍是‘蓝海’。”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李国强表示,以心血管支架为例,虽然近两年增速有所下降,但并非意味着增长已经乏力。目前,安装心血管支架的费用已经进入医保报销范围,随着城市及农村居民医疗保障的逐步完善,市场仍将保持一个高速增长期。
未来,除市场自身的因素之外,政策推动也将提升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需求潜力。今年3月份,国务院发布《“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其中对于提高医保覆盖率和完善医药卫生体系给予重点关注。
“我国医疗器械生产制造偏向中低端,而医改重点之一就是大力普及与发展基层医疗机构,这两点不谋而合。随着医改的层层展开,我国基础医疗器械市场的需求也将出现快速增长态势。‘十二五’期间,基层医疗机构很有可能成为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消费主体。我国农村地区常规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将得到快速释放,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对基础医疗设备的需求潜力巨大。”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表示。
不过,世康融(北京)医疗技术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钱伟佳指出,目前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存在的产品同质化、技术含量低、低价竞争等问题,已经令市场“惨不忍睹”。未来整个行业的发展及企业相互竞争,必须要讲究市场、品牌、渠道及策略,才能令市场真正成为“蓝海”。
方敏表示,对医疗器械企业来说,需要保证能够在技术创新方面做到行业前端。“如何用知识产权来挡住竞争对手,在专利方面和跨国公司相互制衡,发掘不同的市场,我们建议企业必须早做考虑”。
文章推荐
找产品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