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20-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B2-20150023 Copyright ©南京瑞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3-2025 qxw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
东方医疗器械网导读:据统计,印度2011年医疗器械工业总产值为4698亿卢比(折合39.4亿美元),显著低于中国。同期,印度医疗器械市场总值为32亿美元,也低于中国。报告认为,尽管从总体上看,印度仍属于典型的发展中国家,但印度医疗器械产业在过去5年里取得了复合年增长率15.6%的惊人业绩,该国医疗器械市场年均增速高达17%——这在亚洲乃至全世界均属于高增速。
印度医疗器械工业起步较早。早在英殖民时期,印度就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医疗器械工业,如普外科手术器械加工工厂等。但是,印度医疗器械工业真正取得长足发展是近60年的事情。目前,印度医疗器械工业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中国。在精密医疗器械制造领域,中国与印度更是拉大了差距,在B超仪、X线机、CT机和植入性医疗器械产品生产领域,印度也无法与中国相比。
西方分析人士认为,印度医疗器械产业的总体特点是“小而散”。印度绝大多数医疗器械企业是雇员十几人至几十人的小企业,而拥有数百名员工的大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很少。这种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决定了印度医疗器械产业落后于中国的现实。
印度医疗器械产业仍属于封闭型产业,除少数产品从海外进口外,印度医疗器械产业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印度医疗器械进口产品主要有眼科手术器械、整形外科器械、心血管器械、电子成像诊断设备和体内诊断器械等,其医疗器械年进口额在2.15亿~2.3亿美元之间。近几年,印度从中国进口上述产品的数量逐年增加。
西方分析人士表示,除了产业结构外,阻碍印度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还有,印度对外资企业的注册手续非常繁琐,且政府办事机构作风拖拉、腐败盛行,导致外商报批产品耗时很长,有时报批一个产品需要几年时间,这使企业十分头痛。因此,在印度开设独资公司的外资医疗器械企业较少。
另外,印度80%的居民生活在农村且贫困度较高,一些地区每人每天的生活费低于1美元。据国外媒体报道,2011年,印度人均医疗器械费用支出为2.97美元,而中国约为7.9美元,是印度的两倍多,很多东南亚国家的人均医疗器械费用支出也远高于印度。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