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20-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B2-20150023 Copyright ©南京瑞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3-2025 qxw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
超声设备属于诊断性医疗设备中的影像诊断仪器,其在医学上的应用普及早已属成熟行业,但市场容量庞大、年增长率一直比较稳定。从2010年开始超声设备行业将重新以6~8%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市场容量在2012年将达到50亿美元以上,中国国内超声诊断设备销售额将达到6.2亿美元。
从整个全球超声设备的格局来看,产业集中度仍然很高。主要还是被GE、西门子、飞利浦、Aloka、东芝等占据大部分市场,并且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改变。国内从事超声诊断设备的企业,大多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一带地区,数量众多,有不少企业在近些年推出新的彩超系列、掌上式超声产品,亦是可圈可点,如迈瑞、威尔德等除了常规的中低端产品,已开始向高端产品靠拢。
然而,跨国外企的产品向低端普及、国内企业重视创新向高端靠齐的双向吸引亦是代表了市场复杂化的一种趋势。国内的现状是黑白超声仍然是生产和消费的主导产品,需求强劲;台式超声机仍然是传统的产品;而便携式与掌上式产品的发展与应用则是速度最快的。
由于近期国家发改委对医药企业产品价格调整等做出要求,政策明显偏向国内企业,医疗器械行业亦有部分影响。一些跨国医疗器械厂商也纷纷调整其战略方向,城镇社区和农村市场亦成为其接下来的重点。同时,也由于中国本身医疗体制城市与农村资源的不均衡与未来市场的巨大诱惑,又加剧了产品前线的直接竞争。
从市场占有与技术发展的角度而言,主要在包括数字3D、4D影像、多普勒造影、造影剂技术、软件系统升级等方面在近些年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便携式超声诊断设备在急诊、手术科室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而今后几年将有更多的本土企业进入彩超市场,但是在高端彩超市场,本土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产品销售收入统计,汕头超声、深圳蓝韵、无锡祥生、深圳理邦、深圳开立等本土企业已经表现非常不错,然而国内销售收入过亿(2009年)的仍然不是很多。即使如祥生、开立等增长迅速的企业,通过自己的快速发展,使销售收入达到2亿左右,仍然不足以与跨国公司抗衡。可喜的是,我们也看到了如蓝韵、理邦等公司,已开始借助资本融资、兼并收购等方式迈出脚步。对于急需改善产品线,补足技术不足的国内企业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快速的方法。
技术领先性与市场份额的多少等因素往往是私募股权机构非常看重的一些要点。以上提到的部分企业或多或少也凭着自己的产品技术或者市场渠道开始频繁接触资本市场。
国内超声诊断设备,适合投资的,或者说在短期内看得到爆发式增长的,并不是很多。而除了那些已涉足资本市场的企业,剩下的正在接触的,又有谁能率先抓住机会呢?前面有跨国外企的狼在追着要收购,左右又是各路资本虎视眈眈要提供资金帮助,而后面则是更多的国内众多厂家紧追不放。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