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20-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B2-20150023 Copyright ©南京瑞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3-2025 qxw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
“两节”将近,节庆消费的热潮即将来临,又逢数九寒天,面对骤降的气温,不少老人都感到不适应,不少消费者看好具有强身保健功能的医疗器械产品作为节礼。此时也正是医疗器械销售的黄金时期。然而,有些不法分子也掌握了这样的心理,打着“免费体验”、“健康讲座”的幌子,夸大宣传,或者用假冒伪劣的医械产品欺骗消费者,借机敛财,大大影响了医械行业的形象,危害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此时,我们要拿出火眼金睛看清医械“免费体验”。
连云港新浦工商部门在“两节”市场的执法检查中,发现西小区一家店面涉嫌无照经营,在不到10平方米的厅堂里竟然坐满了老年人,足有十几位。一位老人家告诉执法人员,“这里可以免费体验一种叫做气血循环机的医疗器械,每天来听听课,做做保健,挺不错的”。然而,具体起到了什么效果,却无人讲得清楚。
经仔细查看,所谓的“气血循环机”既无产品名称,也无厂名厂址,明显是三无产品,执法人员当场予以查扣。该店老板随后交代,产品是他从东北批量购进,每只进价仅为68元,再以1350元的“优惠价”出售给“免费体验”过的老人们,获取暴利。
据了解,以类似形式牟利的不法分子,往往临时租赁场所用于经营,时刻准备“转移、迁徙”。他们通过在路上“拦截”年纪偏大的市民,让其免费体验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甚至赠送一些不值钱的小礼品等形式进行诱惑,欺骗其入店体验。之后,再使用各种手段让消费者掏腰包消费。这些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多属廉价的“三无”产品,不但不能用于治疗疾病,有的还可能对身体有害。
对此,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谨慎对待那些针对老年人的“免费体验”、“健康讲座”等活动,不要轻信不法经营者提供的检测数据,尽量不要购买其借机推销的“医疗器械”或“保健品”,以免落入消费陷阱。如遇上消费纠纷或欺诈行为,应及时向当地工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申诉、举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