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20-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B2-20150023 Copyright ©南京瑞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3-2025 qxw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
来源: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国际生物创新论坛上,软银中国合伙人华平对生物医疗产业的设备器械、服务领域投资给出了五星评价,投资内容分别包括基因检测、干细胞技术、人工器官、植入设备以及第三方检测亚健康和康复。
华平指出,生物医疗产业投资从产品研发至规模化销售约需10-12年,平均投资5000万-2亿美金,高风险而成功率低,并面临知识产权保护风险。目前国内生物医疗投资总额和单笔金额不断上升,但仍有很多的生物医疗创新型企业面临政策、研发、资金多重困境,其中很大一部分由于创业失败转做CRO(新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
一位国内生物医药企业人士则向大智慧通讯社表示,目前中国的生物医药投资中,宏观政策成为制约的主要因素,风险投资欠缺退出机制也带来了一定风险。
(文章整理:http://gouwuzhongxin.duapp.com/)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