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20-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B2-20150023 Copyright ©南京瑞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3-2025 qxw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
随着我国医疗需求不断增大,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迅猛,并取得了可观的收益。不少不法分子同样看到了其中“商机”,近年来,假冒伪劣医疗器械产品层出不穷,给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更给人民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危害。对此,全国各级相关机关单位纷纷重拳出击,打击假冒伪劣医疗器械生产窝点,对违规生产企业加大处罚力度。
今年,药监部门与公安、检察院、法院一同破获了一起省公安厅挂牌督办的外地生产销售伪劣注射器案件。该案件涉案金额达数十万元,查获伪劣注射器达40多万支。
2010年底,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药品专项整治活动中,接到举报称,有企业涉嫌销售假冒名牌的伪劣注射器。接报后,该局执法人员迅速展开调查,在某些企业相继发现了假冒“鸽”牌的全玻璃注射器。据介绍,“鸽”牌为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所属品牌,而全玻璃注射器则是二类医疗器械,依照法律法规,生产此类医疗器械,必须由省药监局审批,并获得生产许可证和医疗器械注册证。而在将这些查获的注射器送到省医疗器械检测所检测后发现,产品均为不合格医疗器械。
根据这一线索,药监部门与公安部门进行了深入调查,先后查获了40多万支伪劣注射器,并于今年1月25日抓获了负责销售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根据王某交代,这一制假售假窝点位于河南省商丘市一个小村庄里。3月14日,我市公安部门与河南当地公安部门一起捣毁了这一窝点,现场查扣加工生产设备13(套),印制假冒商标模具33件,原材料2吨,成品、半成品注射器4万余支,并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郭某。今年8月,郭某、王某均被判处有期徒刑。
近年来,各项医疗器械市场规范整治活动所得数据惊人,让我们看到了医疗器械行业迅猛发展同时隐藏的不安定因素,看到了医疗器械行业监管的巨大缺口。未来几年,我国定要坚持将医疗器械行业的监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维护行业形象,保护人民利益。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