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方医疗器械网!
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将发布,成医械发展新增动力源
发布日期:2011-12-14 | 浏览次数:

       近日,工信部消费品司医药处王学恭在深圳召开的2011中国医药质量年会上表示,由工信部牵头制定、行业期盼近2年的《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规划》)目前已在印刷中,预计本月底将发布。规划指出了未来医药工业的十大发展任务,提出了五大重点发展领域,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备受瞩目,必将从中受益。

 

  《规划》指出了未来医药工业的十大发展任务,其中涉及医疗器械的包括:第二项,全面实施新版GMP,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发达国家或WHO的GMP认证;提高医疗器械上市准入的技术要求,鼓励企业增加质量研发投入;按照国际先进标准开展二次开发和再创新,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第七项,提高医疗器械出口产品附加值,推动各项生产标准与国际接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投资设厂和建立研发中心;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加快国际化步伐。第九项,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新药研发平台,提升医疗器械的数字化、智能化、高精准化水平。“十二五”期间医药工业所面临的国内外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实现医疗器械行业这些发展任务提供了更多支持。

 

  为了发挥《规划》对整个医药工业的引领和促进作用,指导企业的发展,《规划》还提出了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新品种、现代中药、先进医疗器械、新型药用辅料、包装材料及制药设备等五大重点发展领域。对这些领域的相关产品和技术发展,未来各部门将陆续有相应的扶持专项和措施出台。

 

    在这五大重点发展领域,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医疗器械。包括医学影像设备、体外诊断仪器及试剂、急救及外科手术设备、专科用医疗设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家庭用普及型医疗器械、康复医疗器械、人工器官和组织工程产品、体内植入物和治疗用医用材料在内的八大类产品都将得到关注。

 

    而巧合的是,11月15日在科技部网站上挂出的《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明确将医疗器械列为三大核心之一,指出要研究临床应用需求量大、应用面广、急需紧缺的中高端诊断、治疗类医疗器械;大力推进应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性价比医疗器械的开发;研发便于操作使用的适用于家庭或个人自我保健、功能康复和替代的医疗器械产品,以及应急救援设备等。

 

    业内人士指出,利好医疗器械的相关行业政策和法规相继出台,将进一步增强企业和投资者对于医疗器械未来前景的信心。而在医改政策和资金不断下沉的大背景下,基础市场将是拉动医疗器械“十二五”期间市场增长的动力源。

 

文章推荐
找产品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