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20-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B2-20150023 Copyright ©南京瑞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3-2025 qxw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
西方一直指责伊朗以民用核计划为幌子私自研发核武器,但这一指责遭到伊朗否认。从9月底第七轮谈判看,双方谈判的结果并不乐观。然而,在 10月13日,伊朗总统鲁哈尼表示,目前双方在重点问题上已经达成了共识,预计达成双赢协议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不过,一些伊核问题研究专家认为,受诸多因 素影响,规定期限内达成长期协议有难度。
虽然伊朗方面态度积极,但是美国仍然比较谨慎。美国白宫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政策协调员、哈佛大学贝伏尔中心科技和国际事务执行主任盖里?萨默尔(Gary Samore)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在11月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并不大。
伊 朗与伊核问题六国、即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在去年11月达成了一个临时的过渡性协议,规定伊朗暂停部分敏感核活动,西方则相应减轻对伊经 济制裁。各方原本试图在今年7月达成一项解决伊核问题的长期全面的核协议,但是没有成功,随后这一期限被延长至11月24日。
“伊 朗和美国的分歧还很大,伊朗的铀浓缩项目规模到底有多大,这是当前谈判一再延后的关键。”萨默尔分析道,伊朗和美国现在除了核问题谈判,还有如何合力打击 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的伊黎极端恐怖组织的问题,双方都不希望紧张关系升级,这就为核谈判一再延期创造了温床。
萨默尔曾是奥巴马第一 任期内的首席核事务顾问,分别为2010年的华盛顿核峰会和2012年的首尔核峰会出谋划策过。自2013年2月开始出任哈佛大学贝伏尔中心科技和国际事 务执行主任,也是非盈利机构“反对伊朗核计划联合会”主席。其实,早在在克林顿政府时期,他就参与了美国打击核武器的一系列政策制定。
美伊关系缓和背后
萨默尔认为,美国和伊朗关系近期看似在缓和,其实两国都有各自的利益考量。美国媒体也评论称,伊黎极端组织的崛起为美国和伊朗关系的缓和提供了始料未及的契机,两国关系在冰封长达35年后,出现回暖的可能性,有人甚至认为,这可能催生新的地缘政治联盟。
在 6月份伊拉克局势恶化的时候,伊朗总统鲁哈尼曾公开表示,如果美国对伊拉克境内的恐怖主义武装力量发动攻击,伊朗会考虑合作。在美国国内,就美国可能会与 伊朗在伊拉克危机上展开合作的迹象引发了新一轮争论,焦点是,合作到底是符合美国的利益,还是一个战略失误?美国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在伊朗的助推下,叙利 亚和伊拉克变成了威胁美国安全的大隐患,但现在伊朗又摆出一副防火墙的姿态,而抵御的正是自己制造的暴力活动。
反对与伊朗缓和关系者认为,伊朗希望在伊拉克问题上有所作为,也是基于自身利益考虑。比如,此举可以为伊朗的核谈判争取更多筹码和谅解。
萨 默尔认为,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前面临的外交局面就像一团乱麻。刚刚从历时十多年、损耗大量人力财力的伊拉克撤出军队,原本想连任两届总统后光荣退出的奥巴马 其实非常不想再次卷入伊拉克泥淖。页岩气革命热潮已经大大改变了美国的能源前景,石油也将不再是美国人最关心的能源问题。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俄罗斯、 “伊黎”极端恐怖组织等问题都是奥巴马面临的外交危机,这些危机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奥巴马越来越不想插手中东的“烂摊子”,转而将美国战略重心东移,而 伊朗正是看到了这样的契机而不断向美国抛出“橄榄枝”。
在“伊黎”反政府武装在伊拉克的行动将美国逼到进退两难、欲罢不能之际,伊朗能主动站出来为美国“减压”,也就能利用此牌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以实际行动向美欧“示好”,化解与西方国家的对抗僵局,更为解除经济制裁带来的重压而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此 外,借援助伊拉克政府,伊朗也能进一步巩固在中东地区的地位。早从2011年开始,伊朗就曾派出军事顾问团和少量特种兵赴叙利亚支援巴沙尔?阿萨德政权, 在舆论上更是积极表现出其在中东地区争端中的明确姿态。在伊拉克再次陷入内战、平民大量死伤之际,伊朗帮助伊拉克当局平息叛乱,展现给世界的将是一个地区 大国的负责任形象,有利于伊朗在更多国际事务中争得主动。
事实上,这已不是伊朗第一次抛出橄榄枝,2001年纽约“9?11”事件 发生几周以后,伊朗就曾将打击阿富汗塔利班组织的详细情报提供给了美国,但并未受到美国的“嘉奖”,因为2002年,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将伊朗定义为“邪 恶轴心国”,美伊两国错过了一次合作机会。那么,这一次,两国会有合作机会吗?
萨默尔认为,“白宫一直在向德黑兰提供战略机会,而 伊朗则将其转化成了更高水平的谈判筹码,以及在核问题上更强硬的立场。”在他看来,这次谈判成败取决于伊朗总统鲁哈尼的诚意。目前局势很清楚,鲁哈尼在谈 判问题上放不开手脚。一方面,伊朗国内很多人其实都希望能尽快达成核协议,因为这意味着会与华盛顿有更广阔和更好的关系。但是鲁哈尼正是看出美国急于想达 成一份核协议,所以趁机给出了非常严格的条件限制,这就是为什么11月协议难促成的缘故。另一方面,伊黎极端组织成了美国和伊朗的共同敌人,从战术上来 讲,双方都不想增加对彼此的敌意,从这一角度看,谈判期限变得很模糊。
终极谈判分歧大
目前,美伊双方在解除 全面制裁和部分制裁方面分歧很大。鲁哈尼认为,凡是不能保证全面解除制裁的任何方案,伊朗都不能接受。但美国对解除制裁十分谨慎,国务卿克里称,只要伊朗 方面做出美国所期待的重大让步,美国愿意解除对伊朗的部分制裁,但不是全部制裁。于是,双方在解除制裁方面矛盾很大。
伊核问题会谈于10月14日至15日举行,此次会议将讨论铀浓缩计划规模和解除对伊制裁时间表。伊朗外长穆罕默德?贾瓦德?扎里夫10月14日表示,伊朗在维也纳与欧盟和美国举行的核谈判不会有突破,但会谈可能成为起草最终协议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谈 判的核心问题是伊朗铀浓缩的规模和核武器制造能力。”萨默尔表示,现在的谈判已经到了技术细节阶段,比如铀浓缩离心机的数量、浓缩铀储备、核研究和发展限 制等。分歧最大的是离心机数量控制问题上。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担心伊朗利用铀浓缩项目最终制造核武器,伊朗则坚称这一项目为民用。首先,按照美方的提议, 伊朗最多保留1500台用于铀浓缩的离心机,而伊朗则坚持要求离心机数目至少要保持现有的9400台,最好能超过一万台。其次,美国希望这些限制至少在 20年内有效,而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不仅不同意离心机数量过度减少,还希望限制规模的措施只能维持到2021年。
“我认为美国 不会为了打击恐怖主义而在核谈判问题上做出大的让步。”萨默尔认为,美国最担心的是,越让步,伊朗的其他要求越多,比如,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问题上可能会有 更多的条件。“美国也不会为了打败伊黎组织而帮助伊朗,因为伊朗本身也需要打击恐怖组织。”萨默尔称。
美国也无意改变对伊的遏制政 策。美方始终将伊朗视为对美国在中东地区利益有重大战略威胁和负面影响力的敌国,即便美国邀请伊朗“加盟”反恐,也会拿制裁当杀手锏。要伊朗参战可以,但 不能放松对伊朗的制裁,不能以打击“伊斯兰国”为条件,而“放虎归山”。美国担心一旦放松制裁,会导致伊朗重新振兴,在中东再次“做大做强”。克里再三强 调,反恐方面的美伊合作与伊核协议的最终签署不能挂钩。
美国此前还提出过多个解决方案,比如,伊朗将可以保留最多4500台离心 机,但是需要削减铀蒸汽数量,从而不能在一年时间内生产出足够用于一枚核弹头的浓缩铀。如果允许伊方保有超过1500台离心机,但是必须拆除或者销毁大量 配套设备,比如管道和线路。美方认为,如果伊朗试图制造核武器,这一方案将使国际社会有足够时间做出反应。
按照美方的想法,上述两种方案既可以让伊朗宣布自己没有就保留铀浓缩能力向西方让步,同时也满足了美方要求,即防止伊朗能在短时间内造出核武器。
“我 希望在11月底前的谈判能达成类似于去年那样的部分协议,比如,关于停止建设阿拉克重水核反应堆,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每天进入福尔多铀浓缩设施进 行核查。作为交换,美国可以适度减少对伊朗的经济制裁。”萨默尔认为,要想达到最终协议,必须设置新的谈判期限。六大国去年11月提出减轻伊朗制裁的3个 条件是:第一,延缓进行纯度为20%的铀浓缩活动;第二,将浓缩铀通过船舶运出伊朗;第三,关闭福尔多铀浓缩工厂。
如今的问题是, 谈判大限在11月24日,而美国国会选举也将在那时举行,国会议员是否愿意继续遵循临时计划还存在不确定性。就目前来看,旨在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的临时协 议《联合行动计划》运行良好。按照计划,伊朗停止最先进的铀浓缩活动及其他相关的敏感和项目,作为回报,伊朗所面临的经济制裁也在6个月内有所缓解,涉及 金额约为70亿美元。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国会中的许多议员非常怀疑这种延迟计划能否最终解决问题。
“坦白地说,美伊核协议能否签 订,还取决于其他国家如以色列的观点。”萨默尔认为,以色列对《联合行动计划》比较满意,因为该计划延缓了伊朗核计划,如今以色列希望继续扩展这样的临时 协议,允许伊朗保留铀浓缩能力。以色列一直强调,如果美国与伊朗签订长期协议,将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因此,美国在与伊朗签约的同时,也要想办法安抚 好以色列等中东盟友。
即便美国想对伊朗好,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美国和以色列这对盟友在中东和平进程和伊朗核问题上存在分歧。当着 媒体的面,内塔尼亚胡则警告奥巴马不要在任期内使伊朗成为一个“门槛上的核大国”。他说,伊朗寻求与伊核问题六国达成一项使之摆脱严厉制裁、同时使自己成 为一个“门槛上的核大国”的协议,以色列不希望这样的事发生。内塔尼亚胡9月29日在联合国大会发言时把伊朗称作“世界上最危险的国家”,呼吁“完全废 除”伊朗制造核武器能力。他还称“击败"伊斯兰国"而让伊朗成为"门槛上的核大国"等于赢得战役而输掉战争”。奥巴马已经表示,他倾向于允许伊朗有限度地 继续浓缩铀用于民事项目。
“重返伊朗”活跃
萨默尔一再强调,不论是伊朗还是美国都希望谈判继续下去,即使在11月24日的最后期限前仍未达成协议,双方也不打算关闭对话大门。
当 投资者看到制裁伊朗有减轻的趋势时,德黑兰仿佛一下子成了各方拉拢的“香饽饽”。不光俄罗斯在与伊朗促进关系,美国、欧洲、日本、加拿大、印度都在忙着 “重返伊朗”。近期,许多国家的大型企业,包括西方一些大的石油公司都在积极准备。曾在伊朗市场非常活跃的企业,如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以及全球最大的钢铁 制造商安赛乐-米塔尔集团,已经明确表达了回归伊朗市场的兴趣。而美国和欧洲也在暗中容忍着他们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
缺乏资金的伊朗更是提前借势吸引外资,发展自身经济。近日媒体报道称,伊朗的银行和公司正在寻求欧洲投资者。伊朗石油合作模式总设计师迈赫迪侯赛因此前表示,伊朗计划于今年11月3日至4日在英国伦敦宣布新的石油合作模式。
在“重返伊朗”大潮中,欧洲企业最积极。过去4年来,由于西方对伊朗制裁的收紧,总部位于欧洲的企业大多陆陆续续离开了伊朗。但是现在,他们成为回归伊朗市场最迫切的群体,将美国的企业远远抛在后头。
10 月15日至16日,“欧洲-伊朗论坛”在伦敦举行,伊朗商业界官员多年来首次齐聚伦敦,目标是尽可能吸引资本,改进受制裁后资金紧张的局面。本次论坛举办 时间正处于谈判敏感期,但还是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咨询,全球最大的广告企业英国WPP集团CEO马丁?索瑞尔将参会、英国前外交大臣杰克?斯特劳和法国外交 部长于贝尔?韦德里纳都出席了论坛。但英国官方发表声明称,虽然与伊朗的关系在缓和,但是政府不会鼓励与伊朗之间的贸易关系。伊朗总统鲁哈尼以亲笔信支持 主办方“欧洲之声”为此作出的努力;而主张加强制裁的美国财政部对本次论坛也没有给予评价。
过去30多年来,伊朗一直在美国、欧盟 和联合国的制裁之间挣扎。其中,美国的制裁可谓最严厉,部分制裁措施可以追溯到1979年的伊朗革命。如无美国财政部的豁免,美国公民禁止与伊朗人做生 意。其他国家的企业如果与伊朗往来,将会面临被罚款并禁止进入美国市场的风险,这一威胁致使大量欧洲企业放弃伊朗市场。此前,欧盟主要是禁止成员国从伊朗 进口石油,并对伊朗中央银行进行制裁。
现在,伊朗经济苦苦挣扎,银行已经被杜绝在了金融市场之外,越来越多的石油出口收入被冻结。但是,鲁哈尼当选之初承诺,会改善伊朗与外界的关系,这给当前的投资者增加了信心。
此 外,萨默尔认为,伊朗这一消费市场的魅力也很高。全国人口将近8000万,大部分年轻人都受过良好的教育,现在伊朗不仅在积极出口原油,还注重改进技术, 大力发展生物科技产业。国际钢铁协会的数据显示,伊朗每年消耗的钢材数量超过了英国或法国。德黑兰股票交易所的市值约为1350亿美元,是越南主要股票市 场市值的3倍,而越南人口比伊朗多1000多万。伊朗汽车产业也很火爆,每年出售150万辆汽车,2万辆大卡车和4000辆公交车,几乎是除埃及外其他中 东国家的销售总和。伊朗卡丹投资银行首席执行官Majid Zamani表示,伊朗现在的资金缺口高达1000亿美元,他希望在未来3到5年内吸引到200亿至300亿美元。
IMF预计,伊 朗经济今年增速为1.5%,到2015年会增至2.2%,但欧美制裁前,伊朗经济增速为5%。中东银行德黑兰分行负责人Parviz Aghili表示,伊朗的银行现在最想与美国、亚洲和欧洲的企业合作,现在大家都在积极扩大国际业务,食品和药品行业发展最快。但是西方制裁的震慑能力依 然很强,法巴银行今年6月就缴纳了89亿美元罚款。
对许多外国投资者而言,伊朗既不乏发达的金融市场,又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这为 该国吸引外资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咨询公司前沿策略集团的顾问斯皮瓦克(Matthew Spivack)说,那些受限较少的企业,尤其是那些售卖药品、医疗设备和消费品的企业如果不制定应急计划进入伊朗市场,将会非常“愚蠢”。
到 目前为止,不少企业已经公开表达了对伊朗市场的浓厚兴趣,其中包括加拿大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商庞巴迪(Bombardier)。该公司执行总裁博杜安表示: “目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搞清楚西方何时会取消对伊朗的制裁,以及如何利用这个对我们的产品来说非常重要的市场。”
萨默尔指出,俄 罗斯与伊朗的关系当前很暧昧,它们之间的合作对未来核计划协议能否顺利谈判至关重要。9月29日,俄罗斯、阿塞拜疆、伊朗、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5国总 统在阿斯特拉罕出席第四届里海沿岸国家首脑会议。俄罗斯总理普京与伊朗总统一年内的第四次会晤备受外界关注。两国有四大共同利益,分别为能源问题、核计 划、阿富汗稳定以及中亚安全等,甚至在叙利亚、伊拉克和中东地区安全方面,俄罗斯和伊朗都有很多的共同利益,两国当前均受到来自西方的制裁。
据俄总统网站的通告,鲁哈尼曾公开表示,对于伊朗来说,与俄罗斯这个重要近邻的关系有着特殊意义。鲁哈尼指出,“伊俄两国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不仅出于两国本身需求,同时也与地区敏感局势有关。”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