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方医疗器械网!
北京率先空地救援一体化
发布日期:2014-10-28 | 浏览次数:

2014年10月28日,我国首架空中医疗救援专用直升机将在首都北京正式启航。届时,这架直升飞机将与北京市红十字会现有的地面医疗急救车、反恐维稳人道救援车、急救摩托车率先在全国构建起空地一体化救援格局。

EC135_SN1165_Beijing_999_China_AHD_7813

首架医疗专用直升机抵京

多年前,北京市还没有专用的救护车。那时候的救护车就是“小面+担架”,一辆小面包车拆了座位装上担架就改装成救护车。现在,北京的救护车早已升级 换代;北京市的院前医疗机构还配备了急救摩托车和急救自行车,保证在路况拥堵时,医生能够先期到达现场进行抢救。在地面医疗救援完善的同时,首都北京的空 中救援还处于“小面+担架”时代:北京作为一个拥有2000多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型城市,尚没有一架专用医疗救援直升机,目前参与医疗救援的直升机都是“全 能机”,需要医疗救援时临时配备医疗设备。

10月28日将启用的医疗救援专用直升机是我国首架医疗救援直升机,所有的医疗设备都固定在舱里,相当于是一个小型的空中ICU。记者从北京市红十字会了解到,目前这架飞机已经运抵北京,正在进行调试。10月28日将正式启航。

航空医疗救援在我国尚处于空白,但在发达国家早已开展多年。北京市红十字会负责人介绍说,建设首都空地一体化救援体系,是学习借鉴国外航空救援的做 法,是依据国际惯例构建首都人道救援体系新格局的具体步骤。据了解,美国1956年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航空医疗救援服务;德国已建立覆盖全国的航空紧急救 援体系,救援直升机为所在医院50公里半径范围提供服务,救援直升飞机必须在15分钟内赶到现场。

北京市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作为首都、特大型城市,大事要事赛事活动多,举办APEC会议、申办2022年冬奥会等重大任务以及处置突发事 件、维护社会稳定都对空地一体化医疗救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都需要大力发展空地救援的运营服务,成为全国空地救援体系建设的引领者,为北京建设成为世界 亚太中心,提升首都整体城市竞争力和治理能力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都空地一体化救援体系力争全国可推广

首都空地一体化救援体系是一张巨大的网。北京市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介绍,首都空地一体化救援体系力争以公安警航和红十字航空救援力量、机场和临时起 降点构成的航空救援网络,与地面医疗急救车、反恐维稳人道救援车、急救摩托车形成空地一体化救援格局,力求使首都空地救援体系更加成熟、制度更加完善,形 成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模式。

医疗救援直升飞机可以开展危急伤病患的紧急医疗转运、途中救治,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人体器官的运送服务,发挥红十字组织保护人的生命健康的法定作 用;自然灾害发生后,医疗救援直升机可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开展生命救援,为地震、暴雨、台风、洪涝、海啸、泥石流等突发自然灾害受灾人群提供紧急医疗救 援。市红十字会将与市有关委办局建立联动联勤机制,在各类安全生产、交通运输、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事故发生时,空中医疗救援体系将以生命救援为根本,最 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人员伤亡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空中医疗救援可配合有关部门完成航空转运、救治伤病员和卫生防疫等任务;在突发社会安全事件时,空 中医疗救援体系将配合有关部门及时救治、转运伤员。大事要事赛事活动时,空中医疗救援体系将提供空中医疗保障。

全国将建立统一的救援电话

目前,本市正在完善首都空地一体化救援体系建设的体系构架。对于市民来说,最关心的是今后如何呼叫急救直升飞机。北京市红十字会有更热负责人介绍 说,运行管理体系是空地一体化救援体系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北京市红十字会正在建立航空救援接警信息受理平台,培训接警受理人员队伍,研究制定一整 套接警、咨询、评估、调配、转运的规范业务流程。市红十字会以人道应急指挥平台和移动通讯指挥平台为依托,建立起首都航空救援指挥调度系统。北京市红十字 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空中医疗救援呼叫电话设为010-999,全国各地的患者都可以拨打这个电话呼叫空中医疗救援。

今后一到两年间,本市还将有三架医疗专用直升飞机投入使用。因此,必须建立专用的航空救援飞行基地,在飞行场务保障、直升机的维护保养等应急救援支 撑保障方面建立一整套规范的流程和管理办法。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研究专用机场、停机坪、油库、机库、航空应急救援器材和物资储备库、业务用房等基础设施建 设规划审批事宜。

全市将至少建83个起降点

直升飞机起降点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今后,北京市红十字会将在全市各区县选择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公园、广场、城市避难场所等公共场所,至少建立83个航空救援直升机应急机降点。

空中救援需要航线保障。北京市红十字会会同相关部门,力争建立快捷的航线审批程序,简化直升机、急救人员、医疗设备通关手续,建立执行航空救援任务 优先保障机制。开发航空救援合作医院,实现救援直升机、地面救护车与合作医院医疗转运全程无缝隙对接。制定航空救援的安全管理标准,对航线、气象、专用机 场、停机坪、机库、油库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以及航空医疗急救和航空救援专用设备进行专业评估。

航空救援费用不菲,如何能让更多需要航空救援的人享受到空中救援的便捷?北京市红十字会正在联合相关各方,准备推出附带航空救援服务的保险产品,鼓 励航空救援机构通过投保商业保险,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利用市场化手段提高公众保障水平。将国家航空救援体系建设投资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畴,按照事权与支出 相匹配的原则,为航空救援体系建设和运行维护提供必需的经费。研究制定政府每年以购买每架飞机若干小时航空救援服务的支持政策;以建立航空人道医疗救援基 金的方式,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相结合的资金投入机制。制定航空救援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有关部门在基地建设、飞行保障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促进航空救援健康发展。

首都航空医疗救援还将建立协作共享体系。建立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的信息互通共享及协作处置机制。建立航空救援联动机 制,加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强化与政府主导力量,政府各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军队有关部门,京津冀地区等的信息沟通与应急协作,强化联合 监测预警、信息沟通、技术支持和应急协作,形成多层次的协作共享体系。

文章推荐
找产品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