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20-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B2-20150023 Copyright ©南京瑞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3-2025 qxw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
2014年,作为“甘肃省第十期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医疗队”队员之一的临泽县中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张彬林主任,怀着对老百姓的一篇赤诚之心 和对医学事业的崇高追求,积极响应省卫计委“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政策精神,带着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崇高使命,满腔热忱,风尘仆仆地从 临泽县城来到了贫穷边远的地方,支援这个只有13个人的偏远乡镇卫生院,同时也把县级医院的先进管理、优质服务和高精技术一并带到了这个贫穷落后的乡村, 赢得了老军乡卫生院同仁和当地百姓的推崇和青睐。
支农伊始,张彬林就通过网络对老军乡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大致了解,对此次支援工作做到了心中有数,在到卫生院报到之初他主动 适应基础设施差、医疗设备少、工作环境简朴、自然环境恶劣的艰苦条件,积极向同事们了解当地情况。在得知由于经济落后,农民健康意识比较差,看不起病的情 况十分普遍后,张彬林主动与卫生院领导汇报沟通,以我县开展的“家庭医生式服务”为载体,自任组长成立了老军乡巡回医疗服务队。凭借自己所学专长,带领卫 生院工作人员开展巡回医疗,进村入户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向群众详细讲解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简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中医养生处方等健康知识。为群 众发放家庭常用急救药品,并有重点、有目的地选择地方病、常见病多发村,一边为村民诊病,一边分析疾病谱的分布和规律,开展了针对性的中医适宜技术普及推 广工作,既方便了当地老百姓看病就医,又极大地减轻了他们的就医负担。他还细心的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知群众,使得他们可以随时咨询,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 应,被老百姓亲切的称为“彬林大夫”和“上门大夫”。通过组建乡镇卫生院巡回医疗服务队开展进村入户的巡回医疗,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当地群众的健康防病意 识。
群众的认可和卫生院同事的尊重并没有让张彬林沾沾自喜,近20年的从医生涯,三年的科主任阅历,让他清楚的认识到只有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 平有了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一些长期患有风湿、类风湿和骨关节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才能提高。带着这样的认识,他将县级医院的行政管理、人才 培养、绩效考核等先进管理制度引入老军乡卫生院,与该卫生院的实际紧密结合,积极帮助老军乡卫生院整章建制,并根据老军乡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卫生院 实际提出了发展中医、壮大中医的卫生院发展思路,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大力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未病先防的理 念。通过改善诊疗环境,配备必需设备,强化人员培训,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10次,带教卫生院医师2名,使卫生院每名临床医护人员掌握中医药适宜技术 15项,食疗保健技术6项,成功为老军乡卫生院建立起了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中医科、针灸理疗室和中药房。在张彬林精湛的医术和高尚医德的影响下,老军乡 卫生院业务量大幅增加,中医科成为卫生院病人最多、效益最好的科室。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支农工作期间,张彬林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开展相关业务技能培训,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于卫生院医护人员。 老军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职工以院为家,他就利用工作之余开展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病例书写规范及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讲座16期,有效规范了卫生院内部管 理,提升了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减少了医疗差错和纠纷。他每天早晨上班开始接诊患者,忙忙碌碌针灸、按摩,晚上培训医护人员,工作繁重辛苦,没有周末,有时 甚至数日都不回家一趟,真正把老军乡卫生院当成了自己的家,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投身支农工作,对前来就诊的患者耐心检查,细心解 答,用心指导患者服药,尽量满足群众就医需求,与当地医护人员及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