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方医疗器械网!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发布日期:2014-10-29 | 浏览次数: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肠远端病变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 坦与对照组。对照组48例给予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2疗程后比较2组 均临床疗效及肠镜下黏膜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7.lqo,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111.05)。2组治疗前肠镜下黏膜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组内肠镜下黏膜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 著 生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结肠乏端病 变的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协同作用,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康复新液;美沙拉秦缓释颗粒;结肠远端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该病在我国患病率有上升趋势,现代医学采用口服水杨酸制 剂、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有明显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效果不满意。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肠远端病变的溃疡牲结肠炎患者50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 2年3月~2013年1 1月 在本院住院的结肠远端病变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50例,男 27例,女23例;年龄23~ 64岁,平均(40.3±1 1.5)岁;病程0.5 ~7年,平均(4.5±2.1)年。对照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22~61岁,平均(41.1±1 1.7)岁;病程0.3—8年,平均(4.3±2.0)年。 2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 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符合《世界胃肠病组织推荐的IBD
         全球实践指南》r一,中的诊断标准;病变部位在结肠远端(脾曲以下)的患者;1月内无激素、免疫抑制剂、 避孕药等服药史;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依从性差或中途退出者;有感染性 肠炎患者或克罗恩病、缺血性结肠炎等疾病患者;孕 妇或哺乳期妇女:合并其它系统的严重疾病患者;对本次试验药物过敏患者。

         2.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爱的发制药公司生产),每天4 9。2周为1疗程。 
         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湖南中 南科伦制药公司生产)保留灌肠(康复新液50 mL和生理盐水50 mL混合液,加温至37~ 400C左右灌肠, 在肠道内停留约30 min),每天1次。2周为1疗程。 患者均连续完成2疗程后统计疗效。

         3.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肠镜下黏膜评分:治疗前后根据肠 镜下黏膜特征进行评分,评定标准参照Baron评分
标准:正常黏膜图像计0分;轻度病变(血管纹理模糊,黏膜充血但无出血)计3分;中度病变(黏膜呈颗 粒样变化,中度接触性出血)计6分;重度病变(黏膜 溃疡并自发性出血)计9分。 3.2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誓检验。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文章推荐
找产品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