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方医疗器械网!
2000多款移动医疗APP 产品定位该“轻”还是“重”
发布日期:2015-01-08 | 浏览次数:

随着移动互联网不断向医疗领域渗透,大批移动医疗APP的企业成长起来。据统计,2014年移动医疗企业发生的融资案例共计80余起,是过去5年里该领域所有融资案例数量总和的近3倍。以丁香园、春雨医生为例,这些移动医疗企业获得的融资金额在几百万人民币到几千万美元之间。市场资本正在疯狂地推动着移医疗行业快速发展。

然而随着移动医疗APP产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竞争也随之越来越大。目前国内已上线的移动医疗APP,已多达2000多款。还有过去做医疗电子产品、药品以及互联网企业,也都正在布局移动医疗APP产业。

血糖高管创始人欧阳俊表示,目前主流移动医疗APP服务可以大致分为五类:一是医药的电商应用,提供药品介绍和购药服务;二是为医学人士提供专业信息服务;三是满足寻医问诊需求;四是预约挂号及导医、咨询的平台;五是细分功能产品,促进医患互动。而这五种服务可以也可分为“轻问诊”及“重问诊”两种模式。以春雨医生、好大夫为例,该类APP属于“轻问诊模式”,以血糖高管为例,该类APP属于“重问诊模式”。


那么,在如今大数据医疗市场中,移动医疗是该“轻”还是“重”?

“未来,各专科医生与患者都将是重度垂直关系!”欧阳俊表示。“重问诊模式”的APP让就医问诊变得更垂直、高效;在预约挂号、导诊就诊、看数据等可一键解决,对于医院而言可科学安排资源,减少运营压力;对于患者而言,可以减少就医的时间与费用;对于医生而言,可以提升自我的价值感,并减少医患矛盾。

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14亿,意识到自己患有糖尿病人仅有30.1%,治疗的仅有25.8%。针对糖尿病管理的缺口,血糖高管APP抓住了用户的刚需,并提供了“重问诊模式”的垂直服务。

“轻问诊模式”的产品特点则是针对非刚性疾病、无数据、轻粘连。对于患者而言,使用频率低,对医生无依赖,对软件的信任感低;对于医生而言,没有患者数据,学术价值低,且比较随意。而“重问诊模式”的APP针对慢性病患者提供深度服务,医生则利用碎片化时间来深度服务患者。

欧阳俊认为,未来能够引领移动医疗产业,必然是抓住患者刚性需求,提供重度垂直服务的产品。只有这类产品才能加深患者和医生之间的粘度,而只有提升了粘度的产品,才能够有效解决患者的面临的实际问题。


百生康健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血糖高管 董事长 欧阳俊

2005年,创立北京百生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百生康、鳄珍品牌创始人,涉足健康产业10多年,销售网络遍布全国400余城市
200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私募股权(PE)与资本运营总裁研修班,后联合北大创办百生康《北京大学领导力与创新管理》EMBA总裁班
2012年,创办百生康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全面上市自主研发的远程健康监护、健康管理系统——百生康云健康管理平台。

2014年,聚焦于移动互联网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平台——血糖高管,目前己有5000多名糖尿病医生、健康管理师入驻开私人诊所,是国内移动互联网领域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站式健康解决方案的最大平台。

文章推荐
找产品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