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20-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B2-20150023 Copyright ©南京瑞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3-2025 qxw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以肝内外胆管炎症和纤维化为特征,进而导致多灶跬胆管狭窄。该病多见于男性患者,可有轻、中度黄疸及腹部不适、皮肤瘙痒、体质量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和体征。PSC病情个体差异大,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大多数患者最终发展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失代偿"。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2至2011年收治的22例PSC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和病理学特点,以及熊去氧胆酸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PSC在北欧的发病率为10/100000;欧洲南部和亚洲的患病人数为北欧的1/100~1/10。PSC患者平均年龄30~40岁,10岁以下儿童到⒛岁的老人均可发病。相对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大约2/3的PSC患者为男性。本研究结果显示,PSC患者平均年龄为(37.8±9.85)岁,近4/5的PSC患者为男性,与已有报道相似。
PSC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其一个重要临床特征为合并其他多种疾病,最主要是合并炎性肠病。据报道,62%~83%的北欧PsC患者同时存在炎性肠病,印度和欧洲南部约50%,新加坡和日本较低,为⒛%~37%。其中,80%~90%炎性肠病为诊断明确的溃疡性结肠炎,其佘为Crohn病或不典型炎性肠病囿。本研究中,4例患者合并溃疡性结肠炎,与新加坡和日本相近。PSC患者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报道也逐渐增加,6%~9%的PSC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与本研究结果相近。3.3%~36.4%的PSC患者发展为胆管癌;但胆管癌的发病与地域有关,欧洲南部和亚洲地区不仅胆管癌的发病率较低,结肠癌和胆囊癌的发病率也较低。本研究中未发现发展到结肠癌和胆囊癌的患者,可能与病程短有关,需要继续长期随访。
PSC的诊断需满足如下条件:胆汁淤积的生物化学表现,胆管造影(包括MRCP或ERCP,或PTC)显示具有多灶性、短小环状狭窄与正常或轻度扩张的胆管相交替,从而形成“串珠状”为特征的胆管改变,并除外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多由于长期的胆道阻塞,胆道感染和炎症刺激导致胆管破坏和继发性胆道硬化,其临床表现和胆管造影表现与PSC相似,特别是PSC患者既往有胆管手术或同时患有胆道结石或胆管细胞癌时,两者的鉴别诊断有难度。因此,仔细询问病史资料和病程中是否伴发炎症性肠道疾病,对于两者的鉴别尤其重要。病理上需与化脓性胆管炎、阻塞性胆管炎、Caroli病、血吸虫性肝病相鉴别。
最近一项长达5年的多中心、大剂量UDCA治疗150例PSC患者的临床研究,因治疗相关性死亡及严重的不良事件被终止。本研究结果也显示,UDCA对PSC患者预后并无明显改善。因此,2010年美国肝病学会指南建议:对于成年PSC患者,不主张采用UDCA治疗;对于PSC重叠综合征的患者,建议糖皮质激素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于胆道狭窄的患者,建议以内镜扩张为初始治疗,可同时放置或不放置支架。如果经内镜治疗不成功,应该考虑经皮胆管造影扩张胆道,可同时放置或不放置支架。内镜或经皮治疗效果不佳的显著狭窄患者,如果无肝硬化,建议行手术治疗。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