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20-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B2-20150023 Copyright ©南京瑞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3-2025 qxw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
对此,医疗投资机构维梧生技的合伙人赵晋向南都记者分析认为,相较于医疗服务板块投资观望多而操作少,P E对医疗器械持续看好,可谓大刀阔斧。这主要是因为服务板块受到政策影响大,且公立体系很多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医疗支付也是一个大问题。相比之下医疗器械属于硬需求,老龄化和慢病高发增加医疗器械需求的趋势是肯定的,符合P E快速做大规模的定位,且投资回报期比医疗服务板块短,退出通道成熟,赴海外上市和被收购是主要途径。
弘晖资本创始人王晖将这些医疗器械平台型企业的并购逻辑剖析为四大因素:首先,医疗器械产品天花板低,企业后期需要扩充产品线;其次,企业上市之后拥有很多现金;再者,一二级市场估值溢价推动上市公司进行外延并购;最后,小公司在早期跨界难、壮大难、上市难,有被收购的意愿,而移动互联网对医疗行业的强大影响开始显现,医疗行业的高门槛导致行业割据,各种模式百花齐放,商业模式的转换要以患者就医流程为中心,有资源、有经验的少数企业才能胜出。
另外一个因素则是创新产品。老龄化带来对微创以及人造医疗器械产品需求增加,这可能成为未来两大投资热点。医保资金池紧张,国家对医药分开的政策加快,这些都给医院生存带来压力。未来医院需要通过成本控制来保证资金合理运用,病床周转率会是其中重要指标。而要控制成本,微创手术会越来越普及,推动技术发展的需求很大,会成为未来投资的热门领域。同时,老龄化必然带来人造器械尤其是植入式设备的需求增加,尤其在骨科、心血管方面需求旺盛,这会成为PE追逐的方向。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