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方医疗器械网!
打破中国医疗设备售后服务垄断坚冰
发布日期:2015-02-10 | 浏览次数:
   骆汉生副主任技师曾是湖北省人民医院医疗设备处处长,现在是医院处级调研员,已从事三十多年的医疗器械维修与管理工作,并担任过武汉市医学会第四届医疗器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4年11月16日,骆汉生刚从北京参加完中国医疗设备民族工业发展大会回到武汉,这个大会有一个议题是“打破中国医疗设备售后服务垄断坚冰”,该议题是会议研讨的一个热点。


生产厂家设置后台密码?
      在骆汉生的印象中,外国医疗器械厂家最开始并没有垄断设备的售后服务。上世纪90年代,他就参加过两次厂家邀请的出国培训,且设备电路图、维修指南等重要文件也会随机附带。“我以前一直在设备科,医院大大小小的机器都由我们部门来维护。”
      2000年时,医院一台在保修期的螺旋CT机第一次出现故障。庆幸的是,骆汉生和同事们此前已经使用设备的维修软件检测出前置放大器板的故障,他们很 快在40多块板子中确定了故障源,把损坏的电路板调换到最边缘作应急处理后,经过两个小时使设备投入应急使用。随后,厂家送来新的电路板换上后,才彻底解 决了机器环状伪影的问题。
      “没有这些资料,我们设备科的同事和第三方维修人员都很难做。”骆汉生说,维修一台医疗设备要满足四个条件,维修资料、工具、原配件和专业的技术工人。但现在厂家既不提供资料也不培训医院的工程师,市场上也很难找到流通的维修配件。

      广州一家医疗器械维修公司林工表示,即便是专业的维修机构,也很难破解动态密码,只能靠一些非公开的方式从厂家内部获得密码。“厂家的销售网络会分区域,我们有时候会想办法越过机器所在区域,找其他区域的朋友帮忙拿到密码。”


应用法规打破垄断坚冰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4年颁布的《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指出,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应 当按照该《规定》要求附有说明书和标签。医疗器械说明书是指由医疗器械注册人或者备案人制作,随产品提供给用户,涵盖该产品安全有效的基本信息,用以指导 正确安装、调试、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的技术文件。
       该《规定》第十条明确,医疗器械说明书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有关要求,其中包括产品的性能、主要结构组成或者成分、适用范围、安装和使用说明 或者图示、产品维护和保养方式等具体内容。同时,为了能够保证操作者、使用者正确安装使用,还应包括产品安装说明及技术图、线路图,产品正确安装所必须的 环境条件及鉴别是否正确安装的技术信息。
       对于这一问题,一省级食药监局处长表示,食药监部门对于医疗器械的监管应参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有效使用。“我们对医疗器械有备案、注册管理,对产品说明书、标签也有相应的管理。


“医疗机构和百姓是受害者”
     “洋品牌在医疗设备售后服务上的垄断,整个医疗机构都是受害者。”骆汉生认为,厂家对医院的高收费最终还是转嫁到患者身上,医院显然无力承担这么高的维修费用,整个医疗机构和中国的老百姓都是受害者。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秘书长白知朋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在我国一线城市,比如北京,一台CT机一天要为70~80人服务,而在陕西、河南、山东等省的县级 医院,一所医院一天下来的最多只会有7~15位病患来照CT
联影医疗技术部工作人员小陈也指出,因为中国企业没有话语权,所以医院不得不向跨国企业支付高昂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老百姓看病越来越贵。现在, 大部分国产设备价格和国际同类型、同档次、同技术水准、同质量标准的国外产品相比要便宜30%左右,而且后期维修服务只是国外公司的一半。
       对于医院而言,选择国产设备是一把双刃剑,在享受高性价比的同时,有可能还要考虑产品技术能力和售后服务。现在大部分国产企业还停留在市场推广和扩大产能上,对售后重视度不够。
       面对中国技师的“指控”,外资公司也有些郁闷。“我们一直都按中国的法律法规办事。”一家知名外资医疗器械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此前对记者说,外资医疗器械在中国并不存在“垄断”的说法。

文章推荐
找产品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