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方医疗器械网!
血液分析仪发展历程
发布日期:2017-08-29 | 浏览次数:
   第一阶段:显微镜

  计数参数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白细胞五分类、血红蛋白

  缺点

  1、计数参数少---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2、人为误差多---很难保证结果的一致

  3、劳动强度大---不适用大批量的检测

  第二阶段:细胞计数仪

  计数参数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

  缺点

  1、分析参数少---仅能计数红/白细胞,而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则需要其它设备进行检

  2、检测速度慢---每次仅能检测一种细胞,压力、稀释、滤波等功能尚不完善

  3、开放式处理---很难控制,仅是细胞分析仪的原形,对临床没有太大的意义

  原理技术:

  细胞信号全数字化处理技术,成熟的液路设计,保证检测运行的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先进的浮动界标算法,配合完善的异常血样专家识别系统,对异常样本做出筛选提示独立的血红蛋白测量系统,特有的体积计量管直接定量技术,消除干扰源,提高准确性u粒子向导技术:细胞粒子以直线运动,产生真实脉冲,确保WBC、RBC、PLT计数准确u双向立体后旋流技术:避免流体对PLT计数的干扰u白细胞三分类u双通道,60测试/小时u全新高精密度微量血液处理技术u电阻抗法,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及氰化物的SFT法u大屏幕8.4寸TFT触摸屏。

文章推荐
找产品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