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20-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B2-20150023 Copyright ©南京瑞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3-2025 qxw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
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额的33.69%,同比增长14.54%。其中,出口额35.92亿美元,增长11.26%;进口额26.57亿美元,增长19.29%;贸易顺差9.35亿美元,同比下降了6.6%。总体而言,一季度医疗器械外贸虽然与全国外贸7.3%的增速相比高出了7个百分点,但形势仍不容乐观。
1.进出口增速明显放缓,贸易顺差收窄
一季度医疗器械进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仅为14.54%,与去年同期43.76%的增速相比,回落了近30个百分点,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内成本上升等是导致进出口增长乏力的主要因素。一季度贸易顺差为9.35亿美元,较去年三季度(13.28亿美元)和四季度(12.82亿美元)持续2个季度回落。
2.对欧美出口增长低于整体增幅,对中东和非洲增长较快
美国、日本和德国是我国医疗器械出口的传统主要市场,一季度对3国的累积出口额达14.93亿美元,占医疗器械出口总额的41.57%,但出口增长低迷,分别为9.99%、4.92%和4.9%。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对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出口增长较快,同比分别为28.34%和21.21%;对俄罗斯市场出口增幅达到了45.9%。
3.诊疗设备出口增长平稳,敷料和康复用品出口负增长
一季度,出口增势较强的大类商品是“一次性耗材”、“口腔设备与材料”和医院诊疗设备。医疗器械出口份额最高的诊疗设备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同比增长12.29%,其中,彩超、人工呼吸器、麻醉设备和人工关节等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增幅均在20%以上。保健康复用品和医用敷料出口则呈小幅下滑的趋势,出口同比分别下降了0.71%和0.34%。
4.民营企业带动出口增长
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中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在激烈竞争中拓展市场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出口增速明显快于其他主体,一季度出口增长16.28%,成为带动医疗器械出口增长的主力军。外资企业出口增长10.32%,国有企业出口下降1.32%。
5.诊疗设备进口增长,美德日为主要来源国
从进口产品结构看,一季度我国进口的五大类医疗器械产品中,排名第一的诊疗设备进口额为20.29亿美元(见图3),占医疗器械进口总额的76.34%,份额较去年三季度(75.27%)和四季度(76.19%),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美国、德国和日本是我国诊疗设备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一季度从3国进口额累计达到14.57亿美元,占诊疗设备进口的71.8%。
值得关注的是,从美国和德国进口诊疗设备增长较快,增幅分别达到了31.56%和21.29%。新医改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600多亿元用于县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以及设备购置,是设备进口增长的主要动因。
6.外资、民营和国有进口份额三分天下
与出口企业结构不同的是,进口市场份额方面呈现出外资、民营和国有企业三分天下的局面,三类企业进口的金额分别为10.79亿美元、8.68亿美元和6.98亿美元,占比分别为40.62%、32.67%和26.28%。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