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方医疗器械网!
肌电生物反馈仪临床应用
发布日期:2023-01-09 | 浏览次数:

  1.盆底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的应用

  盆底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运用视觉或听觉反馈手段促使患者形成正确的排便或排尿方式。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的主要疾病有:大便失禁、便秘、肠易激综合征、尿失禁、肌性盆底痛等[2]。

  2.肌电生物反馈对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的影响

  紧张性头痛又称为肌收缩性头痛,一种头部的紧束、受压或钝痛感,更典型的是具有束带感。由于紧张性头痛是由于头部与颈部肌肉持久的收缩所致,故根据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的治疗机制,可以对持续紧张的肌肉进行表面肌电信号的采集,然后反馈给患者,使其控制持续收缩的肌肉处于放松的状态,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

  3.肌电生物反馈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痉挛型双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常会出现腓肠肌肌张力增高,踝关节背屈困难,站立和步行时出现屈髋屈膝、尖足交叉等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因此,有效提高痉挛型双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是其实现生活自理、顺利重返社会的关键。肌电生物反馈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性治疗手段,对脑瘫患儿的治疗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4.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慢性疼痛的效果

  慢性疼痛是很多疾病的后遗症,虽然通过各种康复治疗,疾病本身得到了较好的治愈,但遗憾的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会留下慢性疼痛的后遗症,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存质量。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疼痛的有益作用就是使患者学会放松肌肉,减少肌肉活动,从而减轻疼痛。

  5.肌电生物反馈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

  骨折会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坐骨神经损伤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经过手术治疗后,仍需要进一步的康复训练,才可能较快的恢复日常生活活动。相关研究表明,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辅加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神经康复的疗效较好。

  6.肌电生物反馈在脑卒中及后遗症中的应用

  脑卒中偏瘫患者腕关节背伸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上肢肌力的下降、肌肉调节能力降低、运动与平衡能力失调、静止性肌张力增高及痉挛等,这些情况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可以自动调节肌肉的收缩与松弛,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文章推荐
找产品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