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20-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B2-20150023 Copyright ©南京瑞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3-2025 qxw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
电化学分析法:
基本原理:利用电极与待测物质之间的电化学反应,将待测物质转化为电子信号。通过测量电流或电位的变化来确定微量元素的浓度。
工作过程:待测样品(如血液)被置于电化学池中,通过电极与电解液的作用,使微量元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信号。这个电流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后,可得到微量元素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基本原理:利用特定波长的光被样品中的原子吸收的原理,通过测量吸光度的大小来确定元素的浓度。
工作过程:样品经过适当的前处理(如消解)后,被引入原子化器中原子化。光源发出的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原子化样品,被样品中的原子吸收,通过测量透过样品的光的强度减少量来确定元素的浓度。
原子荧光光谱法(AFS):
基本原理:利用原子吸收光后,发出荧光的强度来测定元素的含量。
工作过程:样品原子化后,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并发出荧光。通过测量荧光的强度来确定样品中元素的含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基本原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的高温将样品原子化并电离,然后通过质谱仪分析离子来确定元素的含量。
工作过程:样品被引入ICP中,在高温下原子化和电离,产生的离子被质谱仪检测并分析,根据离子的质荷比和强度来确定元素的含量。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
基本原理:利用X射线照射样品,样品中的元素会发出特定波长的荧光,通过测量这些荧光的强度来确定元素的含量。
工作过程:样品被放置在X射线源下,X射线与样品相互作用,激发出元素的特征X射线荧光。通过检测这些荧光的强度和波长来确定样品中元素的含量。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