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20-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B2-20150023 Copyright ©南京瑞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3-2025 qxw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
设备检查:
在使用前,确保吸引器各部件完好无损,如电源线、吸引管、收集瓶等。
检查吸引器是否清洁,避免污染。
压力调节:
吸引压力应根据患者状况和治疗目标进行调整,通常在-80至-120毫米汞柱之间,过高可能损伤组织,过低则可能效果不佳。
不要随意调整压力,应由专业人员指导。
操作技术:
使用吸引导管时,应确保无菌,避免交叉感染。
吸引过程中,导管应保持移动,避免固定在一处造成局部压力过高。
患者准备:
帮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如半卧位,以便于吸引操作。
对于敏感或疼痛的患者,操作时要轻柔,避免过度刺激。
时间控制:
吸引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不超过15秒,避免组织损伤和疲劳。
需要长时间吸引时,应间隔休息。
观察患者反应:
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或异常情况(如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吸引并寻求专业帮助。
清理和消毒:
吸引结束后,及时清理收集瓶,清洁并消毒吸引管和吸引头,以备下次使用。
定期对吸引器进行维护和消毒,以保证设备性能。
存储和运输:
吸引器应存放在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运输时要确保设备安全,避免碰撞。
培训和指导:
使用医用电动吸引器的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确保操作正确和安全。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