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方医疗器械网!
2025生物医药科技成果“先用后付”推进会议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2025-11-27 | 浏览次数:
当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如何跨越那一道“信任”与“风险”的鸿沟?2025年,朱氏药业以一场高规格的会议,给出了一个破局性的答案。 一场关乎单县生物医药产业未来的创新盛会——“2025年度单县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成果‘先用后付’新模式创新应用推进会议”在朱氏药业集团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菏泽市科学技术局指导,中共单县县委组织部、单县科学技术局主办,山东朱氏药业集团承办,汇聚了来自政、产、学、研各界的一流力量,共同见证并推动这一创新模式的落地生根。ScreenShot_2025-11-26_142810_992.png会议现场群贤毕至,高朋满座。单县县委副书记于虎、单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路鹤亲临现场,体现了单县县委县政府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更令人瞩目的是强大的专家智囊团:李景虹 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 樊渝江 教授(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四川大学) 缪锦来 教授(中国海洋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美萍 教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希华 教授 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 蒋妍彦 教授(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先伟 研究员(山东中医药大学组织再生与创面修复研究院实验室主任) 王鹏 教授(中国海洋大学) 曲长凤 副研究员(自然资源部海洋研究所)沈照鹏 高级工程师 以及企业界代表山东朱氏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祝蕾、主管部门领导菏泽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楠等共同出席了会议。强大的阵容,彰显了单县生物医药产业强大的“磁吸效应”与创新生态的活力。 (“先用后付”:破解成果转化难题) 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科技成果“先用后付”新模式,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这一模式旨在破解长期困扰生物医药领域的成果转化难题。 传统模式下,企业引进一项前沿科技成果需预先支付高额费用,面临技术成熟度、市场前景不确定等多重风险,往往“不敢用、用不起”。而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也常因与企业需求脱节或缺乏中试验证而“束之高阁”。“先用后付”模式则开创性地允许企业先承接、试用科技成果,待产生实际效益后,再按约定比例支付费用。这不仅极大降低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成本和风险,激励其大胆应用前沿技术;更倒逼科研端以市场为导向,产出更具应用价值的成果,从而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与良性循环。 单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路鹤在致辞中表示:“推动‘先用后付’是单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步。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模式,真正让一流的科研成果在单县‘先用起来’,让创新的活力在单县充分涌流。” (签约、报告、推介:一场务实创新盛宴) 会议不仅是思想的碰撞,更是行动的开始。在全体与会嘉宾的见证下,现场举行了隆重的签约仪式。一批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生物医药科技成果通过“先用后付”模式,与单县本地企业成功“联姻”,标志着这一创新模式正式进入实践阶段。ScreenShot_2025-11-26_142824_391.png在随后的专题报告环节,李景虹院士、樊渝江教授、缪锦来教授等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分别就生物传感、组织工程材料、海洋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分享了科研进展,为单县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指引。 项目推介环节同样精彩纷呈。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院所的团队,集中展示了一批具有市场潜力的优质项目,涉及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组织修复材料等多个方向,引起了在场企业家的浓厚兴趣和热烈讨论。 (汇聚合力,共绘单县生物医药新蓝图)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是单县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创新生态的一次生动实践。在中共单县县委组织部的强力牵引和菏泽市科技局的悉心指导下,通过山东朱氏药业集团这样的龙头企业承办,成功链接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资源。 单县县委副书记于虎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单县将以生物医药为产业,为‘先用后付’模式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为所有来单县创业创新的科学家和企业家打造一片沃土。我们坚信,今日播下的创新种子,必将成长为明日发展的参天大树。” 结语: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单县生物医药产业正搭乘“先用后付”这一创新引擎,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一个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有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高地,正在鲁西南大地加速崛起!
文章推荐

济南康民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康经理

15169122097

15764188911

173
产品
69
文章
91594
浏览量
找产品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