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20-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B2-20150023 Copyright ©南京瑞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3-2025 qxw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
2.1 医院感染发生率:统计分析的1525例脑出血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18例,感染率14.3%。医院感染260例次,感染部位包括下呼吸道131
例次(50.4%),上呼吸道31例次(11.9%),泌尿道41例次(15.8%),消化道24例次(9.2%),皮肤16例次(6.2%),口腔黏膜
11例次(4.2%)和其他部位6例次(2.3%)。
2.2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脑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中,与性别和年龄关系小,而与住院时间、GCS评分、NIHSS评分、糖尿病史、吸烟
史、侵入性操作和住ICU关系明显相关(P<0.01)。病原菌培养和抗菌药应用: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共培养1034例次,培养出病原菌130株
(12.6%),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6株(66.2%),革兰阳性球菌25株(19.2%),真菌19株(14.6%)。1525例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未
使用抗菌药144例(9.4%),其中发生感染14例,感染率为9.7%;使用抗菌药1381例(90.6%),发生感染204例,感染率为
14.8%。
3 讨论
统计分析表明,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侵入性操作和ICU是重要危险因素,医务人员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本组资料结果表 明,脑出血医院感染率为14.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与文献报道接近[7-9]。脑出血患者的住院时间、GCS评分、NIHSS评分、糖尿病史、吸 烟史、侵入性操作和住ICU是重要的危险因素,革兰阴性杆菌(66.2%)是最重要的致病菌,这与既往报道基本一致[5-8]。研究表明,脑出血医院感染 相关因素有以下方面: ①年龄和伴随疾病:老年患者随着器官功能的减退常伴有免疫力减低,大多数存在其他伴随疾病,如糖尿病、心肺疾病或糖尿病等,这些疾病长期存在并反复发作。 ②ICU和侵入性操作:ICU作为高危患者聚集地必然成为病原微生物储源地,同时也是侵入性操作多的场所,其交叉感染的危险性将明显增加。③抗菌药应用: 预防性或不规范地应用抗菌药增多,更易招致条件致病菌和真菌的继发感染,诱导细菌产生抗药性。在本分析中应用抗菌药的感染比例也高于未使用者。④神志和意 识:意识障碍可导致机体脏器功能障碍和免疫力下降,从而细菌易于入侵[8-10]。笔者分析患者的GCS评分和NIHSS评分也说明这一点。笔者认为,首 先是充分认识疾病感染的特点,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杜绝诱发危险因素。其次是积极治疗引起脑出血的原发病,改善机体平衡状况,增强患者免疫力,尽可能缩 短ICU停留时间,减少侵袭性操作和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同时根据药敏试验,规范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等。这些措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并根据患者特点进行个体 化应用,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脑出血并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4 参考文献
[1] 谢志强,余 军.脑出血患者继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抗药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5):3783.
[2] 张茹芳.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5):1025.
[3] TitsworthWL,AbramJ,FullertonA etal.ProspECTivequalityinitiativetomaximizedysphagiascreeningreduceshospital- acquiredpneumoniaprevalenceinpatientswithstroke[J].Stroke,2013,44(11):3154.
[4] 匡良洪,陈翠芳.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6):1161.
[5] 向 钱,魏道琼,周忠华,等.2011年四川省248所医院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12(3):186.
[6] 李 辉,孙晓辉,欧柳红.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及综合干预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12(3):196.
[7] 惠 娜,罗 冰,姚少维,等.58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2,21(5):554.
[8] 康 进,何 涛,王 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及护理对策[J].四川医学,2011,32(8):1317.[9] 舒展容,何建 英,周海帆,等.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易感因素的临床分析及管理措施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3140.
[10] 唐卫东,高建波,何梅雅.脑出血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0,10(3):218.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