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20-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B2-20150023 Copyright ©南京瑞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3-2025 qxw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
1932年美国的胸外科医生Hyman发明了第一台由发条驱动的电脉冲发生器,借助两支导针穿刺心房可使停跳的心脏复跳,他命名为人工心脏起搏器(Artificial Pacemaker)。1960年美国人Greatbatch制造出了植入式心脏起搏器。20世纪 70年代,更符合房室顺序起搏的双腔起搏器(DVI)及能治疗各种心动过缓的全能型起搏器(DDD)被开发出来。到了20世纪80年代,起搏器除了轻量化、小型化的改进外,还出现了程控和遥测的功能。90年代,出现了抗心动过速起搏和频率自适应起搏器(DDDR)。目前,性能更高的双心室/双心房同步三腔起搏器,以及具有除颤功能的起搏器也已经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近代生物医学工程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使过去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得到救治,大大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近年来,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开创了心脏性猝死预防的新领域,欧洲、新西兰和美国已有超过2 000多例患者成功植入了S-ICD。传统的经静脉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需要将电极导线直接植入心脏,而S-ICD系统则完全置于皮下,无需将电极导线安置到心脏上,因而不会接触心脏或血管。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