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方医疗器械网!
7号文定取消省级招标建议无效
发布日期:2015-03-09 | 浏览次数:

      2015年将是招标大年,这对于医药企业来说,是最揪心的一年。这种揪心,虽然全国还未掀起招标热潮,但已早早的体现在了大佬们的脸上。

      新药品招标规则增加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如医疗机构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谈判。这搅乱了医药大佬们的心,“这是政策提倡二次议价,对药价大幅度下压。”多数大佬认为,现在部分药价经过30次轮番减价后已经 很低了,市场已经出现了劣药驱逐良药的情况,再砍下去医药市场该乱了。

      改变,随即出现在多数医药大佬们的心间,在两会会场之外改变的热议更加热烈,他们希望取消药品招标,让市场自由决定。


建议废除省级招标

     在多数医药界大佬眼里,新药品招标规则势将低药价中标进行到底。据记者了解,新规则的采购原则是:以省为单位、一个平台、上下联动、分类采购、招釆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等。

      在第七届“声音与责任”医药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贝达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列明表示:“华润三九也好,双鹤也好,都是面向全国市场的制药厂,一个省一个省的招标,湖北省中了其它省还得从头竞标,而就算省里中了,到了地市区还得再投标,除了增加不确定性也给咱们政府监管部门增加了难度,这样对企业很不利。”

      而双信封制在业内就是低价格中标的代名词。因此,当利益再一次将被扼杀时,药企们慌了。他们认为,应该改变规则了。

      全国人大代表、康缘药业董事长萧伟和湖南正清药业董事长吴飞驰认为,应该废除省级招标,在全国的层面建立全国招标平台。因为10多年的经验说明,没有合法的主体,量效挂钩也没用。而且医院动辄三个月、半年的回款结算,也令药企吃不消。

      据药企人士统计,从1998年至今,各类手段汇集后,对药价进行了超过30次的降低。在业内,普遍的说法是,制药企业生产的普药平均利润率在15%左右。在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的背景下,这一利润率也在不断摊薄。

      去年最明显的是,一些耳熟能详、价格便宜,疗效好的大众药在市场已经消失。罗永章称,药品集中采购必须规范,不能唯低,质量由企业负责,国家发改委定价,到了省里定完后市里县里还要压价,这完全不符合常理。“近些年来,完全异化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在以变相强制降价为主要行政手段,造成了大量的劣药驱良药,高价药驱低价药的现状。”吴飞驰认为还不如废除省级招标。


7号文继续

     对于医药大佬们强烈的反对之声,或许监管部门没有预料到。对于取消省级招标平台的呼声,郑宏言下之意,就是不可能。

      卫生计生委药政司司长郑宏认为,从上世纪到现在,药品从分散采购到集中采购走了一圈后,有规律可循也有教训可以汲取,今天这个规则里的亮点——分散采购,发挥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的发挥了政府的作用。

      对于分类采购,郑宏认为不是所有药品都要拿去招标,他个人认为药品并非一招就灵。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后对基层提出全面配备基本药物,当时是一个收的办法,后来现实中基层没药可用了,很多人到大医院人满为患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基层拿不到药。

      经过几年调研,经过部分医院的长时间实践和探索,卫生计生委结合实际提出了分类采购,基本上是三大类,招标采购、直接采购、谈判采购。郑宏认为,文件是放管结合的,有些该放就放直接挂网,有些还要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通过竞争使药品能够保证质量保证供应。对公立医院改革的地区,更多给了一些灵活政策,如二次议价。据了解,郑宏曾在医院工作数十年。他坦称,医院确实有一个不好的机制在起作用,如药品作为医院是一项收入,而只要作为一项收入,合理用药就不太容易做到。当医院开院长会时要看看这个月的开药情况怎么样,所以不合理用药就出来了。

     “从医改破除以药养医是必然的路径,不然长此下去老百姓都不会相信基层医生也不会相信大医院的医生了。郑宏称,药品集中采购这个文件下发以后能否落地,他们现在要会同相关部门解读好。

      或许,2015年这个招标大年,注定是医药企业大佬们心痛的一年,但利润下降到底有多大,心有多痛,到各省展开招标才知道。

      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行,到2013年,新版520基药迟迟未见落地。2014年,基药增补东窗事发,低价药政策横空出世,本应6月底该出台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办法》难产,直到2015年2月底,招标政策才终于出台,2015年各省将陆续进入到招标环节。

文章推荐
找产品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