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方医疗器械网!
中国医改在济困间取舍
发布日期:2010-05-10 | 浏览次数:


    可取之处就是未来的医疗制度将是覆盖全民的,而不再只是覆盖城市户籍人口。计划体制时代所建

立的医疗保障制度是以身份制为基础的,甚至城市大量人口也不在其覆盖范围内,因为它只是供职于国

有部门的人员享有的一种福利。这种医疗福利制度是绝对不公平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即开始

对该体系进行改革,但身份制的基础并无任何改变。结果,福利制度变成了让一部分人补贴另一部分人

,而且是让穷人补贴相对富裕的人,反而扩大了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

    既然政府的福利支出来自于税收,而税收取自于全民,则政府对民众的福利责任当然就是普遍的。

卫生部所设想的医疗保障新体制,提出了覆盖全民的设想,这是迈出了福利改革正确的一步。

    不过,卫生部所设想的具体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则有太多值得商榷之处。首先,政治上的普遍责

任是否就意味着绝对的普遍覆盖?政府将组织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这对未必在意这些支

出的中高收入群体恐怕只会导致浪费。

    其次,卫生部希望未来的这些基本医疗服务也将由政府组织、按成本收费提供。政府不仅将通过财

政渠道为公共卫生及全面基本医疗提供投入,也将直接提供医疗服务。未来民众要享受免费基本医疗,

必须到公共卫生机构、农村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这些机构将由政府承担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


    由此可见,新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就是回归计划体制时代,只不过,由原来的仅覆盖国有部门,扩

大到覆盖全民。有专家说,由政府直接提供医疗服务,出资者和提供者为一体,可以有效控制医疗成本

。说这种话的人士可能忘记了计划体制时代的历史教训。假如卫生部门还不健忘,当会记得,上世纪80

年代以来政府之所以匆忙进行医疗体制改革,一个根本原因是这些医疗机构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导致

国有企业、政府无力承担其运转成本。这个体系未来将大幅度扩展,政府有能力承担其运转成本吗?何

况,稍微上点年纪的人恐怕都还记得,那些公立医疗机构恶劣的服务质量。idxdy0003

 

 

文章推荐
找产品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